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土豆主粮化条件已经成熟 价格波动存在隐忧


 

  中国农科院近日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推进土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首次从国家战略角度公开提出,也成为了近日公众热议的焦点。

  截至1月10日,仅新浪微博上“土豆成主粮”话题的阅读量已达到3.9亿,一股土豆主粮化的浪潮来势汹汹,但就目前来看,公众的焦点、政府的期望以及企业的诉求是否能迅速引爆土豆经济?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对行业内不同背景人士进行了走访调查。

  主粮化条件已经成熟

  土豆“熬”成主粮后,公众的讨论焦点却还停留在“土豆片、土豆丝、土豆泥,酸辣、炝炒、醋溜……你想怎么吃?”或者是“土豆君就此退出蔬菜界了吗?对红薯君和山药君来说,太残忍了!”之类的调侃。

  但无论从国家安全角度,还是居民营养方面看,农业部、农科院等方面所提出的土豆主粮化,条件已经成熟。

  按照研讨会上对马铃薯主粮化解释,其内涵乃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该会议认为,土豆主粮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也表示,将因地制宜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而从种植条件看,土豆适应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有资格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替代作物。由于土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从南到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大部区域都能种植,相比其他作物,不仅节水、节地,还能节肥、省药。“水稻需要很多水,但我们国家水资源紧张,尤其北方,需要南水北调,成本非常高,这个时候种土豆就很合适,即使是山区也没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

  “在南方许多一年能产两三季的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单依靠种田没有丰厚利润,也不会愿意种不太值钱的土豆,而是发展工业,前期也不懂得环保;而北方一些地方因为经济不发达,还在种田,虽然土地条件不好,水又不够,但至少污染较轻。”范志红感慨。

  此外,营养学角度分析,土豆确实也适宜做主粮,而非蔬菜。早在2006年,范志红就撰文呼吁“每日坚持一餐主食只吃土豆”,长期坚持下来,有助于预防营养过剩、减去多余脂肪。此次土豆主粮化的提出,正好遂了她的心愿。

  “我们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主食,所以主食对于一个人一天当中营养供应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范志红分析,如果我们把一部分米饭换成土豆,会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平衡好、利用率高的蛋白质,堪比香蕉的钾含量,特别是大米、小麦所缺少维生素C——能与西红柿媲美,大米缺乏的维生素B1——缺少则会觉得疲惫乏力、思维迟钝、情绪沮丧,而且由于有淀粉,烹饪时(尤其以蒸和烤的方式)土豆中维生素破坏也比普通蔬菜小。

  “土豆在国际上是第一大薯类作物,但我们好像把土豆看成特不值钱的东西,而欧洲第一大主粮是小麦,第二大主粮就是土豆,欧洲人高看土豆,我们为什么不呢?”范志红说。

  改变习惯是最大挑战

  土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在我国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又称马铃薯、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麻土豆。

  2008年金融危机时,土豆因为只有5%参与国际交易,价格和供应都很稳定,被联合国评为隐藏的宝藏(hidden treasure),当年也被称作国际土豆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otato)。2008年前后,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产量第一的土豆大国,当时学界、政界也曾提出若干个主粮化方案,近年来业内也一直在讨论,但直到日前才真正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不少业内人士都感慨“相见恨晚”。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对本报记者表示,土豆过去长期作为饲料使用,近年来更多地被划分到蔬菜门类,在我国的确是“小众的东西”,他本人也很少对其单独研究,但此次提出土豆主粮化,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如果扩大到1.5亿亩,将占到我国一至六等耕种土地13.16亿亩的十分之一以上,“这是相当大的比例,对工商资本而言,发展空间很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蔬菜 大米 小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