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非口粮要逐步放开 适度减少补贴和收储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为关键环节。

  正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逐渐弱化,开始呈现新的特征。土地的流转,让规模化成为现实,农民收入也随之提高。此外,部分农产品[2.58% 资金 研报]价格高于国外的现实,也倒逼农业的规模化转型,降低成本。

  12月14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新希望[0.47% 资金 研报]董事长刘永好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农业领域的新常态有四点,现代农业的瓶颈之一是缺乏规模。在市场的倒逼下,农业发展的转型现在正在进行并且还会加速。

  刘永好

  农业领域的四个新常态

  第一财经日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农业领域,新常态的表现有哪些?如何看待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刘永好:现在,农业的新常态表现有四点:第一,农产品供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这只是量的基本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和周期性的波动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第二,大量农民进城后,农业领域的规模化种植养殖正在进行;第三,现在农民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这种格局要能够得到尽快改善;第四,农产品不管是粮食还是肉蛋奶,基础农产品的价格远远超过国际市场。

  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体系的格局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也正在进行。核心就在于通过土地流转使得单户耕种面积扩大、提高效率。还有就是,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迈进。这是在新常态下农业所面临的一些压力、机会和困难。

  日报:如何看待未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刘永好:农业发展的转变现在正在进行并且还会加速,这是因为市场的倒逼。这主要在于农民进城务工年收入达到三四万呈现常态。这就意味着,农业种植和养殖的规模都一定要扩大,不扩大收入不可能提升。

  不过,单价的提升又受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约,在市场逐渐开放的格局下,天花板效应日益明显。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依靠规模扩大。正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可能。现代农业的瓶颈之一就是缺乏规模。

  市场倒逼下的现代农业转型

  日报:新希望集团从事的行业,有数千年的历史。“小农经济”是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这被学者诟病为“小、散、乱”。如何看待小农经济的存在价值?

  刘永好:小农经济正向规模化方向转变,现在正在进行而且转变得也很快。小农经济的好处在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农民依靠劳作能够保证基本自给。不过,这显然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刚开始是政策鼓励,现在就是市场的倒逼。因为城镇化推进,让农民大量进城,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耕种有了可能。同时,这也使得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存在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种逐步扩大规模的生产使得农民收入大幅提升,从而弱化了小农经济。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最近有提速的趋势,国家应该尽力地支持、鼓励推动这种转型,这就是现代农业的转型。

  日报:有言论称,农业规模化后,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过去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主张,小农经济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存在价值。如何看待这种言论呢?

  刘永好:要保证食品安全,只有在规模化、现代化背景下,才能更容易做到。当规模小、分散的时候,只靠自觉是不行的。另外,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条件不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违规成本很低。

  实际上,在国外也有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少一些。原因就在于规模化和现代化做得更好,监控体系更到位。这使得他们违反法律的成本更高。

  并不能说越分散越小农,食品安全问题越有保证。只不过,以前并不清楚而已。有机农业虽然日益受到推崇,但是食品安全所需要的道德自觉跟规模化并不直接挂钩,不是说规模扩大了,道德自觉就少了。

  粮食安全核心是保障口粮安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发展 农民收入 新希望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