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碳汇交易让农民首获森林经营“生态货币收益”


  14日上午,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在临安出资购买了当地42户农民森林经营所产生的首批碳汇减排量。这是农民森林经营碳汇交易的首单,也是林改后农民首次获得森林生态服务的货币收益,大大增强了农民可持续经营森林的信心。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在当天举行的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发布会上表示,林业存在生产周期长、短期内难有收益的问题。农民森林经营碳汇的“临安模式”对巩固林改成果,完善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拓展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有益借鉴。该模式为企业搭建了自愿减排、扶贫惠农的公益平台,企业在购买碳汇实现碳中和的同时,也帮助林农实现了生态服务的价值。

  据了解,目前中央财政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5元,各省市地方财政补贴标准不一。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浙江省级以上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为每亩27元。与森林经营的投入和发挥的效益相比,公益林补偿标准仍偏低,难以调动农民可持续经营森林的积极性。

  2010年,国家林业局批复浙江省临安市建立全国首个“碳汇林业试验区”,当地首批农民获得了“林业碳汇证”。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介绍,此次参与交易的临安农民均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注册并获得“碳汇证”,减排量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计量单位——浙江省农林大学计量监测,由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托管。在20年的项目计入期内,42户农民预计产生的碳汇减排总量将达2.203万吨,以目前每吨30元的交易价格计算,交易总额可达66.09万元。

  “有了碳汇交易凭证,才知道我经营的毛竹林除了竹材和林副产品收益外,还能通过出售碳汇获得经济收益。”农户代表张建荣说。

  当天,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临安市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在临安发布。该体系参照森林碳汇国际规则,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改后农户分散经营森林的特点及现阶段碳汇自愿交易的国内外政策和实践经验,以临安农户森林经营为试点制定,包括项目设计、审核、注册、签发、交易、监管等内容。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森林面积达3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6.55%。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完成碳汇造林1.5万亩、生态公益林森林抚育8.7万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林业 公益林 国家林业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