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现代化应是“三农”的现代化


  三、必须综合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三农”问题

  农民多是我国的最大国情,我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维持庞大的农村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历了一个急剧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大大提高。根据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这是我国历史数千年以来首次城市人口超过农业人口。然而,在城镇化率创历史新高的时候,也不得不看到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横向比较上看,我国的城镇化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从内部来看,我国的城镇化质量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虽然我国将2亿多农村户籍进城务工人员统计为城市人口,但是这部分人中真正地能够在城市中立足的实际上只是极少一部分,他们过的是一种“城市—农村”的两栖生活,他们的父母妻子子女都还在农村生活而没有进城。假设将这部分人从城市人口统计中剔除,那么我国的城市人口还只占到全国人口的35%左右。

  有人说,之所以数量巨大的农民工无法转变为真正的城市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按照这种说法,农民通过自身的劳动力参与城市建设服务城市居民,但是囿于其非城市户口的身份而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比如说同工不同酬,缺乏社会保障等),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关键就在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客观地看,城乡二元结构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而且在现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越来越显得不正义。但是解除捆绑在户籍上的各种福利歧视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村人口的迅速减少,应该正视的是,因为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庞大的农村人口,加上经济发展以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我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甚至很可能面临着世界各国所不曾有过的挑战,即使是乐观地预测,再过一段时期我国真实城镇化率达到70%,我国依然还有五六亿的农村人口。而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因此,可以说庞大的农村人口将是我国的长期国情,这也构成了我们思考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点。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规律,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事。过去三十年的农村改革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功地解决了全民温饱问题。但是农民的弱势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况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必须看到的是,我国农民进城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农业现代化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要与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速度相协调,也就是说,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考虑到农民的处境和感受。同样,我国农村村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土地是村庄的核心要素,如果主要是由村外甚至是城市的资本来经营土地,那么村庄的结构完整性以至于农民的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当前,我国各地的农业现代化举措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在提示我们,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准确地说应该是“三农”的现代化,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业现代化 粮食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