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培育品种“特长生”?
源头创新拓展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促进源头创新。“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充实农民的‘钱袋子’,是培育高营养价值果蔬新品种的初衷。”山东省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黄婷婷说。
农民看重蔬菜水果种子价格低、抗病性好、亩产量高,市民看重营养成分高、口感好、外形美观,既要满足市民的需要,又要满足农民的诉求,培育品种“特长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番茄又称西红柿,因为其品种长期以来一直以进口为主,所以被称为“洋柿子”。为了去掉这个“洋”字,黄婷婷及她的团队花费了10余年时间,通过采集上千个品种的优质基因,培育成功了高番茄红素品种、红果耐储藏品种、樱桃番茄系列等番茄新品种,其性状不亚于进口的同类品种,而种子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10%。
“在我们青岛市农科院番茄培育基地的蔬菜大棚里,生长着一排排长势喜人、色泽亮丽的番茄,看似与田间大棚无异的番茄前都会标记着特定的数字。这是为了显示其不同的品种,目前我们的大棚里有五六十个品种。”黄婷婷说,“喀秋莎就是我们培育的高番茄红素品种,它每支挂果约为8个~12个,既不多也不少,到了成熟的季节就会结出鲜亮的果实。”
经黄婷婷介绍,记者了解到,喀秋莎是个不同凡响的番茄品种。“喀秋莎番茄红素含量可谓傲视群雄。”黄婷婷说,“作为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番茄红素一直被誉为防衰老圣品,番茄红素含量因此被消费者当作衡量番茄品质的重要指标,富含番茄红素的喀秋莎自然抢占了‘上峰’,备受消费者青睐。”
“特长生”是怎么选育出来的?
喀秋莎的“特”在于它番茄红素含量高,为了使番茄红素含量从普通西红柿的10毫克/100克左右提高到现有的16.5毫克/100克,黄婷婷和她的番茄课题组付出了很多心血。
“为了培育出高营养价值、高番茄红素的品种,让西红柿能够聚合优良基因变成‘特长生’,我们想到了和‘洋种子’联姻的方法。”黄婷婷介绍说,“在培育过程中,我们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密切合作,进行了分子设计育种,将自然界的突变体基因更好地保留下来,提高了选育的目的性。”
适合中国的“本土爹”,加上美国、荷兰、以色列的“洋妈妈”,强强联合,就选育出了集父母优点于一身,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混血儿”——喀秋莎。黄婷婷的比喻十分形象。
然而,最初的喀秋莎比较“娇贵”,容易“破相”且“小病缠身”。为了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超高品质“特长生”,黄婷婷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杂交、回交、自交……一遍遍尝试,最终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抗病抗逆鉴定技术、分子标记技术选育优质、抗病育种材料,培育出了耐储运基因显现,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霉病等多病不侵的“超级番茄”喀秋莎。
“特长生”自然也需要特别对待。
每年可育三茬种,黄婷婷向记者介绍她培育的番茄树。春节前后育种,五六月份收获,是春茬;七八月份培育,元旦至春节上市,是秋茬;日光温室育种可以让番茄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青岛越冬,八九月份育苗,来年六七月份就可采摘。
“这些‘特长生’对温度要求非常高,温度要控制在24℃~25℃,夏天温度高了要降温,冬天温度低了就要在每排番茄中间铺上玉米秸秆,再用大型吹风机加热。”黄婷婷告诉记者,“大棚温度要随时调控,我现在一进大棚不用看温度计就能估计出大致温度。温度均衡,西红柿长的才水灵,口味好,形状也好看。”
解决了“温饱”问题,就等着“特长生”茁壮成长了。
高营养作物食用安全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色泽鲜亮的小番茄、五颜六色的彩椒、迷你小西瓜吸引眼球,却让人顾虑多多。会不会是转基因食品?吃后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等等。为此,记者采访了主要从事营养学、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帮您答疑解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7-07/6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