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新经营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创立适度规模经营、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良好且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很显然,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要注重在农户分散经营、小型农业企业和大市场大竞争之间,尤其要从农业生产到销售环节中找到一条能够使之紧密相连的纽带,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如何创新经营机制,怎样提升生产效率,这是人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并重点突破的现实课题,力求在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探索一条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持续发展新路子。

  一是优势互补,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有规模、有潜力的农业企业上市融资或其他行业企业投资农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问题,促进农业生产与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开展股份合作、参与企业经营。目前我国农村户均耕地仅约半公顷,农业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必须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培育主体,实施协同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扶持发展专业合作、服务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主要形式是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等市场主体出资入股合作社,扩大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资本规模,推动农民合作社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拓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针对土地流转主体日益多元化,跨区域流转现象趋于普遍的实际,要深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应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

  三是规模经营,实现强效增收。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产品变为商品,而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只有形成规模才能独具特色、培育市场、产生效益。一方面,要在做大农业生产规模上做文章,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走出一条规模化和市场化紧密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要因地制宜,集聚优势形成产业布局规模化,有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模化,不仅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而且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在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时,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谋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农业规模生产园区,形成差异化布局、区域性优势的格局。

  四是创新理念,形成集成开发。要抓好农业“促一进二”,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使一产向二产加工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延伸,以此打破一产的局限,引入二产、三产,用现代理念构建一个上中下游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生产、供应、销售、加工互相促进的产业体系,打造从生产起点到消费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要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分工合作,风险共担。

  五是依靠科技,促进转型升级。面对资源紧缺的形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引进和注入农业,从过渡依赖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人才、劳动力有素质等转变。加快从产品向商品转变,这就要求必须创新业态,把市场商务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农业生产与市场商务融合,使农民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营销系统,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有效拓宽市场,打破山区与沿海限制,实现农业无差别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倒逼农民从一家一户个体生产方式向合作社、公司化等组织化、集约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建立综合性市场商务平台,或借助第三方营销商务平台,实现接洽、订单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除物流之外,商务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真正体现物联网商务的优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土地 现代农业发展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