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专家称大企业不能和农牧民争利 要带动农民也富裕起来


  而现代农业,农民本身不太懂,因为一千年以来,他们都是这样种的,几亩地,一头牛,养了几头猪,十几只鸡,现在这个格局发生根本变化了,那么必 须有人来引领。靠什么引领?让他们都去上大学,进培训学校?不现实。那么在这个时候,当地有一个企业做成了,做好了,他的引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城里 边的一些大企业转行来做,他们把市场的观念、金融的观念、科学的观念、自动化的观念以及大批量生产的观念带过来,这对农业产业是比较有利、积极的。

  刘戈:其他行业直接进入到农业领域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像有一些原来和农业沾边的这些企业,比如说是食品企业,那么他向上游的延伸自然会做到农业,这个相对而言,基础比较牢靠一些。从世界上各个大的农业公司来说,基本上也是这种模式。

  原来搞制造业的,搞其他行业的,直接进入到农业领域,这个在全世界来看,成功的案例不太多。因为光合作用控制起来,要比生产线要难得多。所以这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需要鼓励。但是他是不是会变成一个新的方向,还是需要讨论的。

  刘永好:我们要带动农民也富裕起来 而不是去抢了人家的饭碗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像一些大的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工业到农业,做这种有规模的,某一个有特色的,某一个领域生根的这些产品,我觉得总体还是可以的,是积极 的。但农业跟工业不一样,城市市场跟农村市场也不一样。我们中国农村的格局是什么?是人口特别多,以前的基础特别得差,运输、产供销体系不够健全,金融体 系也不够健全。这些大的企业来,他能够把城市里面一些要素带进来。比方说他有相当的实力,他的品牌、声誉就能获得一定的融资,这是农民做不到的。

  第二,他见过大市场,他知道怎么样去营销,通过市场的营销推广他的产品,这是广大的农民做不到的。在这方面,他们进来起一个带头作用,引领作 用,我觉得对的。但另一方面,农业跟工业、跟自动化有很大的不一样,有很多不一样的具体情况。那么往往这些城里面来的投资人,这些大的企业,他们可能某一 方面看得多,对某一方面在农村工作的难度,可能会估计不足。比方说搞养殖,谁知道突然会来禽流感,而禽流感去年有,今年又有。像病虫害,像怎么样的合理的 保证食品安全,又要保证增产,很多东西是工业企业不具备的。

  比方说,我们工业生产就是产销要对路,质量要好,那么市场的风险,这是肯定的。但是作为农产品来说,它既有市场的风险,又有周期波动的风险,还 有食品安全的风险,又有政策的风险。所谓政策风险,我们产品某一个多了,出口到某个国家,某个国家就限制我们,打一个技术牌,或者政策牌,这是以前没有过 的。并且合作的是农民朋友,怎么样帮助农民,我们在企业自身发展的时候,带动农民也富裕起来,而不是去抢了人家的饭碗,这也是最重要的。

  刘永好:在大规模的生产的同时 要保证小农生产体系下农民的利益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些改变总体讲,对农民是好的。因为广大的农民几十年都是这样做的,究竟规模化、现代化该怎么做,什么才叫规模化,什么才叫现代化,怎么样用市 场的观点去评判它,去引领它,那么它竖立一个样板,这是对的。但是在这过程中,确实要注意一些问题,处理不好的话,对这种良好的格局会带来一定负面的作 用。

  首先,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怎么样保证我们原有的这些小农生产体系下农民的利益,怎么不要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市场的占有,抢了这些小农的饭 碗。就是说大企业要发展,农民要富起来。怎么样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走上现代农业的道路,这里边怎么样组织。现在国家比较主张叫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假如 说扶持更多的家庭农场,把更多的生产环节交给这些家庭农场,而大企业来帮助他们,来支持他们,这样就比较好。

  比方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规模的养殖业的转型。那么我们选择一个地区,规划在这个地区养40万头猪。那40万头猪,我们规划多少个农民共同来 养殖,那么种猪我们来提供,饲料很难解决我们来提供,技术服务很难解决,我们来提供,而这个金融服务很难解决,我们来帮助成立担保公司等等。而农民们按照 这种、一种现代化的模式,在有资金、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在有技术的服务的体系的支撑下,在有市场的收购和食品安全的监管条件下来进行生产,这个时候规模放 大了,食品安全得到了保证。他的价值得到了提升,收益也提升了。这种模式能比较好的解决大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发展 禽流感 营销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