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粮到底赚不赚钱:效益不如打工 影响积极性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近年来,为了鼓励农民种粮,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等一系列政策。但仍有不少人认为: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抵消了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甚至认为种粮仍然处于“政策性亏损”。

  实际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深入广州、成都、南宁,请水稻种植户算算种粮收支明细账。

  四川资阳中和镇罗汉村肖云武

  有最低保护价,还能赚点钱

  4月22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罗汉村22组王秀清和媳妇在水田里插秧。水田被分成一垄一垄的,铺上薄膜,用一个木桩在薄膜上扎出规律的小洞,把秧苗插进去。“这是区农业局指导的‘大三围’技术。高产示范片用的都是这方法。”王秀清说。

  在高产示范片里,有项目资金补贴,王秀清家每亩只需130元就能买到稻种、肥料、薄膜等,还加上病虫害防治。“这些都由植保专业合作社提供。”这让同村的肖云武很羡慕。

  肖云武家的水田不在高产示范片范围内,没有享受项目资金支持,什么都得自掏腰包。他家今年光买稻种就花了60元。“第一次育的秧没成功,又把别人家剩下的稻种要来补了两垄。”刚给秧苗加水,解放鞋湿漉漉的,里面还灌了泥,肖云武顾不得这些一屁股坐在田埂边上,边抽烟边跟路过的乡邻摆龙门阵。

  肖云武有点手艺,是个石匠,在家附近的采石场打工,一年能挣一两万块钱。他老婆很能干,除了自家1.4亩稻田,还种了别人家的,共5亩多,还有10多亩旱地。

  说起种稻成本,肖云武把烟在地上戳灭了,扳起手指头算起账。以一亩水稻田算,从育秧到颗粒归仓,大致所需:薄膜100元、碳铵20元、磷肥20元、锌肥两包共10元、呋喃丹1包6元、复合肥80元/包,打药用杀虫双40元、抽水40元、旋耕110元,平厢、盖薄膜,插秧,4个人工320元,打谷子3个人工240元,共计1016元。

  “每亩按1100斤产量算,今年黄谷1.1元一斤。每亩田纯收入一二百元。”虽然不在高产示范片,但看到使用“大三围”技术能高产,罗汉村的农民都自觉推广开来。“要是按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1.38元一斤计算,种粮多少还能挣点。”乡邻们听罢直摇头,表示对肖云武的这种如意算盘不抱希望。“要是能按照示范片里农资打捆供应,就能节约不少成本。”肖云武的这句话说到乡亲们的心坎上了。

  罗汉村民的农资都是从场镇街上杨勇家买的。杨勇是农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经营农资门市多年。村民们都表示,近3年来部分农资确实一直在涨价,但幅度不大,对收入影响也不大。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种田,能干啥?”一位背着孙娃儿的老太太无奈地说。

  肖云武家4口人。大儿子在资阳上职高,一年花销上万。小儿子在村里上小学,一年也要花千把块钱。“孩子读书根本指望不上田里收成。”种田挣不了多少钱,但肖云武两口子还拼命种田,甚至还捡跑荒田种,他的说法是:“吃自家种的大米才安逸噻。”

  广东台山都斛镇莘村李胜业

  经营规模越大,就越能赚钱

  在地处珠三角的台山市都斛镇莘村,种粮大户李胜业正踌躇满志。他家种了300亩水田,这在当地,规模已经算是不小了,但他还想进一步扩大。因为他认为,现在种粮要想赚钱,必须规模经营。

  李胜业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机械化设备,打田、插秧、收割、烘干……这些机械他全都申请了农机补贴,烘干机就补贴了4.6万元,插秧机补贴了2.5万元……去年他们还搞了一个农机合作社,自己用不上的时候这些农机还能赚点“外快”。李胜业说,种田每年农药化肥的增幅是3%—5%,这对他来说问题不很大,但地租与人工成本上涨却让他非常头痛。在他家每亩地成本中地租占了一半多,去年租地价格还是每亩350元一年,今年就涨到550元;去年请人干活每天80元,今年涨到100元以上还不一定能找到人。

  台山市农业局粗略计算了一下,现在种一亩地的成本高达950元,100斤稻子也就卖150元,算亩产800斤吧,一亩地净收入也就250元。然而每年人工、运输各种成本上涨都超过15%,好不容易赚到的小钱,可能随时被这些“涨价”抵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土地 早稻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