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人口红利消失: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


  他特别以日本泡沫经济和“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为比较,指明日本试图靠大规模公共投资刺激经济时,公共投资遇到“有预算没下拨”,继而“下拨了没到位”,及至“资金到位没开工”层层折扣问题。进而,过剩的流动性冲向虚拟经济,造成经济泡沫。

  蔡昉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挑战,不在于短期的宏观经济需求因素,而是长期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在于,继续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即通过改革创造更好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制度条件,达到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目的。

  在蔡昉看来,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乃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导致,因此应该关注供给因素,探索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源泉。

  因此,他重点关注了土地、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几个要素,特别指明投入更多的物质资本即资本劳动比的提供,并不必然汇成经济整体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甚至可能失去公平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环境。例如“失去的20年”的日本,将资本深化的贡献率从1985~1991年期间的51%,大幅度提高到1991~2000年的94%,而同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37%直落到-15%。中国1978~2007年的资本劳动比(劳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非国有经济中分别为26%和74%,而在国有经济中则刚好相反,分别为74%和26%。

  蔡昉的结论是:进一步加强结构改革,关注供给因素,提高“潜在增长率”,即通过改革获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这是“李克强经济学”的要旨所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连续 积累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