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关研究机构调查后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后,农民合作社遍地开花。不过,有农民合作社的代表反应,一些地方搞农民合作社“下指标”、运动化,很多人挂牌子只是为了得到中央对农民合作社的优惠政策。
合作社作为一种专门的组织形式,有不同于公司制的特点。依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以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方式,组建的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的自治组织。相比于公司,农民合作社产生收益能更大限度留在农民手中。
据农业部统计,至今年6月底,中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82.8万家,而这个数字2012年底是68.9万家,半年的增量已接近2012年全年。但在9月27日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主办的“农地制度改革与三农发展”论坛上,一些合作社代表及研究者认为,这种一拥而上质量堪忧,并不利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河北沧州东光县古树于合作社理事长王杰华称,由于中央开始重视合作社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强势人士非常敏感。地方政府给基层下指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建多少个合作社。至于建合作社是为谁?谁是合作社的主体?建合作社做什么?怎么建设和管理?怎么协助合作社?基层干部有多少人懂合作社?“这些统统都不管”。此外,有些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私营业主甚至政府部门都挂上农民合作社的牌子,它们常常是挂羊头卖狗肉。
同时,王杰华表示,一些金融人士进入农民合作社,吸收农民资金,开展高利贷业务。这对“三农”发展无益。
其实,中国农民合作社质量不高、真正的农民合作社少,是很多搞合作社研究人士的共同看法。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雅如在会上表示,农民合作社应该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具有所有权、控制权、管理权。这些农民合作社代表以及学者指出,发展农民合作社真正需要的是政府的有序管理、培训指导和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0-08/6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