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杂交稻种业金融风暴:生产过剩达历史最高


 

  “供大于求,生产严重过剩”成为行业人士关注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形势的主旋律。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2013年杂交水稻余种量为2.6亿斤,占需种量的50%,供种余量达历史最高。

  “严重供过于求,杂交中稻和一季晚稻种子的供需比高达4∶1。”湖南省种子管理代表在201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上如此表述。

  “供大于求,生产严重过剩”成为行业人士关注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形势的主旋律。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2013年杂交水稻余种量为2.6亿斤,占需种量的50%,供种余量达历史最高。《农财宝典》记者不完全统计,九大杂交水稻供需大省的杂交水稻种子剩余量接近2亿斤,以10元/斤的杂交水稻生产成本计算,全国杂交水稻行业有20亿元的种子面临转商(将不能作为种子稻种转为其他用处,如饲料)。

  有企业代表认为,“实际情况远比官方统计数据严重,这将是杂交水稻种子行业的金融风暴。”

  系统性过剩

  7月,两广早稻进入收获时期,谷价贱、无人收购的声音又起,让稻种企业和经销商感觉到脊梁骨发凉。《农财宝典》记者在广西了解到,从越南进口的商品米仅1.6元/斤,而广西当地一些稻谷田头收购价就高达1.6元/斤,比较之下,产业优劣势明显。

  去年,就已经出现水稻田丢荒、改种经济作物、种回常规稻等现象,并对今年早稻种子销量造成很大影响。“去年晚造湿稻谷收购价为0.8元/斤,干稻谷则为1.1元/斤,太低了。”广西某种企陈炳祥(化名)认为,在现有的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种植户如此选择无可厚非。

  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产销形势分析会议于2013年3月在广州召开,各省级种子管理站(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繁制种生产计划、库存和市场等情况,去年杂交水稻种子库存过多,而今年制种面积并没有明显减少。《农财宝典》记者统计了四川、湖南、江西、江苏、广西、湖北、安徽、广东和福建等九大杂交水稻供需大省,结果是供需比例为1.87∶1,近2亿斤杂交水稻种子过剩,价值超过20亿。

  一方面大米市场价格影响着种植户的种粮热情,另一方面稻种市场上经营单位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在2011年中央8号文件的影响下,无法跨过新门槛的部分企业在进行殊死挣扎,趁着剩下的法定经营时间来捞一笔,大搞生产和投放市场。

  “大小企业都在面临转型,看不清楚形势的企业将死得更快。”陈炳祥认为,广西超过40家大田作物经营企业,最后只会剩下不足15家,另外的近30家还在用一些老品种对市场发起冲击。

  7月6日在江西召开的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官员透露,2013年力争新培育超级稻品种6~8个,年推广超级稻1.3亿亩以上,力争实现亩增产100斤。一边是国家主导高产的水稻品种,另一边像在广西稻种市场上企业为迎合市场需求大打米质、管理粗放的新品种牌。陈炳祥认为,“以前用多品种抢占市场的时代早该结束,但也不是产量的问题。”

  中间商市场

  水稻市场品种同质化严重,鲜见有大突破的品种出现,这也是稻种市场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广东某大型稻种企业负责人周武(化名)调侃道,“虽然我是卖杂交水稻种子的,但我也建议农户种常规稻,毕竟目前杂交水稻和常规稻的品种优势比拼处于下风。”

  其实,周武期待杂交稻有着更大发展,对于现阶段众多稻种企业深陷库存麻烦,除了粮食产业的问题,种子行业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就是稻种江湖让老总不得不做出超额生产的决策。

  现实中,种植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选购稻种依赖经销商,这给经销商增加他们在稻种产业链上生存砝码。周武说,目前稻种市场是中间商市场,买方和卖方都没有话语权。

  一直以来,稻种销售由代理商作为中间渠道枢纽,连接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稻种企业依靠代理商对市场进行了解并制订生产计划,提供符合代理商“标准”的好品种。然而,在商品种子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相对稻种代理商而言,则是选择“自己利益最大的品种”进行推广。

  企业和代理商存在的合作关系是“互相讨好”,当一个品种第一年顺利推广开来后,企业对该品种在当地市场就会有上量的预期,而代理商也需要“表现”才能获得继续合作的机会。但是,稻种市场相对固定,代理商的“雄心勃勃”也依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种子 品种 制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