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李国祥:习近平强调“粮食安全”有何启示?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鄂州东港村育种基地考察时,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引起舆论关注。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命脉,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口径的粮食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超过10%,意味着国内粮食自 给率下降到90%以下。基于此,有人认为粮食进口规模扩大并没有带来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质损害,于是主张应更加开放国际市场,通过进口解决我国耕地资源不足 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消费增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有人认为粮食国际自由贸易才能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看起来很完美,但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行。国际市场上粮食贸易量是有限的,每年只能提供2亿多吨的谷物,而中国谷物消费量每年超过 5亿吨。谁能够为中国提供充足的粮食来源?再说,过度依赖进口,粮食的运输难题就无法解决。更何况,国际形势与国际粮食市场风云变幻,粮食刚性需求如何才 能确保万无一失?

  主要依赖进口来解决中国粮食需求,既不可行,风险又很大,还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还有人将房价高企与粮食安全问题联系起来,认为房价居高不下,不断上涨,是由于土地供给不足造成土地价格过高所致,从而主张应放弃18 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不可否认,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发展的严格约束条件之一。但是,这必然带来房价过快上涨吗?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不对农地进行严格管制?放松 土地管制就一定能够平抑房价吗?当前,全国正在积极推行城镇化,城镇化本来就是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高楼大厦理应节约出更多土地发展农业,以便同时 保持房价相对稳定与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在比较各种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可选择路径后,相信理性的人一般都会认同立足国内解决中国吃饭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但是,也可能有人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中国农业生产资源极其稀缺,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如何才能让每个中国人吃饱吃好?

  事实上,近10年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这表明通过努力,政策选择不失误,粮食安全靠自己,饭碗里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完全是 能够做得到的。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是面临挑战和探索解决难题时的总体思路。用最严格的手段保护好耕地和 水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丰富农产品供给的基础条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生产效率,提高科技贡献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增加补 贴,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构建农业生产经营新型体系,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利润,得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动力源 泉。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粮食损失,节约粮食,也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忽视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耕地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