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大资本市场支农力度 确保粮食安全


  创新金融支农体系,多渠道引导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中储粮林甸库的一场大火再度引起业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事实上,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储存环节的安全,而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

  粮食安全这一概念早在1996年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已做出界定,即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健康生活的食品需求和食品喜好。这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何昌垂5日在京推介由他带队,15位中国籍专家集体撰写的《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一书时所做出的解释,他还分析说,这一概念有四方面含义:粮食供应、粮食获取、粮食供应与获取的稳定性,以及粮食利用和食品安全。

  从国内来看,该书认为,以国际标准衡量,中国刚刚达到粮食安全领域的“温饱”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前粮食安全理念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单纯追求GDP总量一脉相承,存在不可持续性。针对这一现状,何昌垂团队提出多项政策建议,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应用创新进程。

  第二,加大资本市场支农力度,创新金融支农体系,多渠道引导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发达国家在公共投入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我国目前这方面还存在管理体制分散、监督约束不严、人为因素及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亟须加强管理。而且,当前应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灵活运用税收减免,放宽准入等政策。

  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有限、信贷扶持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政府可以从政策层面大力倡导,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农业企业集团,扩大企业实力,争取上市,同时,适当扩大农业建设债券的发行规模,一方面吸收居民储蓄,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缓解农业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

  第三,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建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除了生产、流通合质量监管,还应健全储备调控机制,完善粮油储备体系,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油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从全球战略角度看,目前世界上仍有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007年——2008年的粮食危机使国际粮价处于高位波动状态,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粮食需求将上升60%。因而,粮食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不容忽视。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改变韬光养晦的传统思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话语权,努力做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多渠道 品种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