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长安农民薛拓,在家乡建立起土地托管的“长丰模式”,在降低种粮投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方肯定。然而,5年过去了,这一曾经引起轰动的农业经营模式,却并没有在我省得以大面积实施,甚至长丰公司的发展范围也由最初的长安、周至、户县三地,萎缩到仅剩下长安一地――
5月11日,在长安区引镇街办北留村,临靠雁引路两边的麦田反差十分明显:北边的麦田矮小稀疏;南边的大片麦田整齐划一,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原来,北边的麦田是农户的,南边的麦田是长丰公司的。在南边长丰公司的麦田里,公司的“土地托管员”王振仓,正与七八个人忙碌着除草去杂。他说:“今年虽然旱情严重,但这块近千亩麦田,因选种好,施肥打药及时,估计今年产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长丰模式红极一时
王振仓是长安区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的“土地托管员”。提起公司当年的风光,他滔滔不绝。
2008年由中丰店村村支书薛拓创立的“长丰模式”,由公司向受托方提供粮食种植过程中,全部或部分托管服务项目。由于有实体公司的介入,有效地实现了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对接,也利于做到推广良种、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科学除草、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九个统一”。加上连片规模种植,土地托管还实现了粮食产量和效益、机械化率、规模化经营程度、劳动生产率等“七个提高”以及粮食成本、农资用量、机械化成本、水电设施投入“四个降低”。
“长丰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王振仓以自己为例说,他家5亩地实行托管后,为他省了成本,创了收入。“以前自己种的时候,一亩地种子需要30斤左右,化肥用量也是根据经验估摸着用。如今公司统一指导,耕作、管理更为规范,产量也大大提高。就说去年,一亩地只用25斤种子,耕种犁地每亩比市面便宜5块,收割比市面便宜10块,小麦公司收购,一斤高出市价1毛钱。成本降了,产量增了,以前每亩也就七八百斤,去年亩产达到1100多斤呢!虽然今年旱情严重,但亩产800斤以上应该没问题。”
如今,长丰公司土地托管已由最初的1.61万亩,发展到5万多亩。托管的良田比未托管的亩产增产15%-20%左右,可增加农民收入400元左右。
率先的创建和诸多的优势,一时间让“长丰模式”红极一时:2009年6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此调研时予以肯定;随后,包括山东潍坊、河南平顶山等在内的全国100多个区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媒体更是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多重因素制约拓展
然而,红极一时的土地托管经营新模式,在随后的4年中,却并没有得以大规模拓展。公司总经理薛拓坦言:“最初我们也曾试图扩展到户县、周至等临边县区,但运行一阵后不是太好,所以就撤回来了。如今,主要就在长安。”
“不可否认,‘长丰模式’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的产生有着特殊性。”省农经站站长查定全认为,这一模式之所以能在长安发展起来,一方面薛拓本人是中丰店村的村支书,有信誉基础,农民对他信任,双方互信容易建立;另一方面薛拓本人就搞良种繁育,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做支撑,而长安区农民人均占地少,外出就业较为方便。这样,二者在土地托管上就很容易形成结合点。
“除了特殊性,要实施土地托管,关键的核心是,需要有愿意来做托管的企业。”查定全说,企业是有利可图才会介入,就以长丰为例,目前公司的主要收入有三个部分:一是耕种收过程中的机械化服务收入;二是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收入;三是包括供种、高产创建等在内的政府给予的一些农业项目支持。尤其是发展之初,长丰公司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省、市、区农业部门都先后给予过诸如水泵、机动喷雾器、收割机等支持。如今在区政府帮助下,公司还借助部分高产创建田项目,捆绑实施土地托管。公司的种业也供给全区60%的地区。这几项就让企业的收入有了一定保障。
“若在其他地方,究竟政府能否扶持,扶持到什么程度,还很难说。”查定全说,政府搞好服务没问题,但靠政府长期扶持也不是办法,企业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5-27/6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