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节水农业三十年 垃圾堆里觅农田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使新疆成为我国农田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秦晓辉解释说,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

  据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30年的累积效应,使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已在新疆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危害却难以估量。”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新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据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地方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如果算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个新疆地膜覆盖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随着高新节水技术在新疆的推广普及,使用地膜的农田还在继续增加,治理“白色污染”显得愈发紧迫。

  从2010年开始,新疆先后在尉犁县等部分县市试点推广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技术,在示范区内,要求农民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治理“白色污染”迈出了艰难的一步。然而,本刊记者在一些试点区域发现,由于费时、费力、费钱,即便是使用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农民也不愿清理地里的残膜。

  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坦言,缺乏实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已成为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本刊记者在新疆看到,春耕之前,各地最普遍的残膜回收方式是用拖拉机拖拽着搂草机或大型“耙子”,在农田里来回作业。据使用过的农民反映,这些由当地农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回收效果差,多次作业后,多一半地膜依然被埋入地下。

  延伸阅读:

  制约白色污染治理

  面对不断加重的残留地膜污染,专家和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使用可回收和可降解地膜是根治这一顽疾的最终手段。然而,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市场上根本见不到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以及实用的可降解地膜产品,使得新疆治理“白色污染”困难重重。

  本刊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新疆开始推广“覆膜播种”技术,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制也开始启动,但成熟可靠的残膜回收机械至今“难产”。虽然自治区农科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经过20年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一款实用、可靠的残膜回收机,但由于缺乏“中试”资金,目前还无法规模化生产。

  据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王学农向本刊记者介绍,这款回收机对当年地膜的回收率已经达到80%以上,两年前就已完成技术定型,然而由于筹措不到经费,无法进行投产前的“中试”,至今无法由试验样机变成可批量生产的农业机械。而且这个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团队也被迫不断缩小,从最多时的30多人,到最少时只有6个人。

  可降解地膜的研制推广也有类似的遭遇。新疆天业塑料总厂是新疆最早尝试研制可降解地膜的企业,先后进行了两代可降解地膜的研制和实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研制经费缺乏,加上可降解地膜成本较高,是普通地膜的一倍以上,市场很难接受,研制工作逐渐变成了企业的包袱,事实上已经停止。

  研究推广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自治区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与一家企业合作,在新疆北部展开了使用降解膜的试验示范工作,两年来,已经达到40多万亩的规模,但总共只有200多万元试点推广资金。且只有50万元来自国际合作项目,其余都是合作企业提供的。鉴于生产可降解地膜有巨大市场风险,在生产设备和原料生产上面资金量比较大,企业也不敢投入过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理 地膜覆盖 残留 滴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