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农业走向现代产业化的标本


  实行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能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历史性难题,有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有效推动工农互动、城乡互促,所以很多地方为此已经探索很久了。但是,一些先行先试的地方,却又带头走入了误区,或者以产业化为名强行收回或者流转农民的承包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或者盲目讲场面,图虚名,一哄而上纷纷搞“万亩果”、“万亩藕”、“万亩茶”、“万亩鱼”等工程,甚至不停折腾,劳民伤财;或者重行政干预轻市场建设,号召鼓励农民“产业化”种植,可到销售的时候却没有了办法,只能睁眼看着烂在田里,变成了“惨业化”。

  改革之路就像大海航行,表面有风有浪,下面暗流汹涌。而海南农垦是个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级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造工程,在中国的企业改革史上,这是个少见的案例。《改革方法论:海南农垦改革风云录》通过第一手资料,勾勒出海南农垦由一个“危机四伏、濒临绝境”的“小社会”,脱胎换骨,成为一家现代农垦集团的波澜壮阔的整个改革历程,刚好为我们研究我国现代农业改革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特别是其“工业化改造”的思路,垂直一体化、合同一体化、家庭农场一体化等多种模式,还有“机遇胜于能力,节奏优于速度,利益先于分歧”、“改革是红利,发展是硬道理,民生是落脚点”等告诫,都为我国下一步的农业产业化改革提示了某种参考路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橡胶 核心 沼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