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麦浪翻金,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河南驻马店市关王庙乡村民张双喜满脸喜悦:“多亏及时浇上了水,不然大旱哪能大丰收?”
这是我国粮食八连增之后的又一个丰收之夏。在水旱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粮食连年增产丰收,尤显珍贵。
“有收无收在于水”,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离不开水利的重要支撑。10年来,全国净增有效灌溉面积92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亿亩,使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25亿亩。我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水利,筑起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固基石。
灌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0亿公斤,成为粮食生产的中流砥柱
[镜头]四川大英县河定海村的田间,绿茵茵的稻田一派生机。“今年水源有了保障,我种4亩多田,每亩至少能收600多公斤谷子!要是以前,每亩最多也就收个200多公斤。”村民陈大奎感慨地说,“现在干渠修到了田头,用水不愁,春灌用水有了保证,像今年夏天这么旱也没问题。”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农田水利,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2011年,中央明确提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在灌区。”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了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大型灌区,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加快大型灌区改造,到2011年底,纳入规划的434处大型灌区已有110处完成投资,不仅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用水效率,实现了“藏粮于田”。10年来,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7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0亿公斤。
10年来,对777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新建嫩江尼尔基、宁夏沙坡头、海南大广坝、四川武都等一批灌区,实施全国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
十年征程,十年跨越。经过灌区新建改造,全国灌区净增有效灌溉面积72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亿亩,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
节水灌溉:发展面积4.38亿亩,实现节水增产增效
[镜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银白色的大型喷灌节水设备,均匀有序地排列在片片黑土地上,在阳光照耀下蔚为壮观。富裕县繁荣乡丰年村农民周学俭指着田里那一台台大型喷灌设备说:“这家伙真好,过去用柴油浇一亩地要20元费用,现在不到2块钱,省老事啦。安上喷灌就如同给田地安上了自来水,俺们老高兴啦!”
人增,地减,水缺,这是横亘在我国农业生产面前的一道难题。“继续保持粮食稳产丰收,必须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这是水利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10年来,中央投资23.56亿元,实施1518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办公助和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引导地方、部门、企业和农民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今年年初启动的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计划用四年时间,总投入380亿元,发展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政策推动,节水灌溉快速发展:在新疆,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模式方兴未艾;在内蒙古,大型喷灌机组灌溉中在田间洒下道道彩虹;在河南,农民浇地用上了IC卡……
十年来,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由2002年的2.79亿亩增加到2011年的4.38亿亩,其中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1亿亩增加到1.87亿亩。
节水、增产、增效,数字是最好的佐证:
在节水灌溉项目区,农田灌溉系数由0.43提高到0.51,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03立方米下降到367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占全社会用水的比例由61.4%以上降低到55%左右。连续30多年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
节水灌溉滋润了田野,也滋润了群众的心田。
小农水:累计投入303亿元,重点县基本覆盖产粮大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9-20/5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