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棵芹菜背后的产业冷暖 相距百公里价差数十倍


  “3万亩芹菜滞销,1毛5一斤都没人买。”

  芹菜价格大幅下跌给7月的博兴县罩上了沉闷的色彩。一时间,芹菜成为博兴及周边几个县市的“老大难”。

  可是,在距离博兴县仅160公里的平度市,这里的马家沟芹菜却备受市场青睐,终端销售价格在每斤5元左右,依然供不应求。

  是什么导致芹菜在短短百余公里之内价格却天壤地别?如何能让农户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13-14日,经济导报记者奔赴平度和博兴两地进行深入探访,试图找寻出农业产业链背后的致富脉络。

  价格相差30倍

  14日上午,在博兴县曹王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刘焕忠正忙着接待前来上报芹菜种植情况的农户。“从目前来看,每家种植的亩数都不多,刚刚来的大姐种了5亩半。统计数量之后,我们就尽快帮助销售。”刘焕忠说。

  事实上,在整个博兴县,当地已经开展了一轮支援农户、购买爱心菜的活动,由于是保本销售,不少农户的损失已经被降到了最低。

  “每亩的收购价是3000元,农户的种子、化肥、水电费的成本已经保住,不过,这一季,农户自己算是白忙活了。”在地头,刘焕忠指着刚刚收完的芹菜告诉导报记者。

  导报记者看到,部分已经成熟的芹菜已经收割完毕,由于价格太低,很多农户在收割时对一些生长不太好的植株选择了放弃,直接留在了地里。不要的芹菜横七竖八地躺在田间,从远处望去翠绿一片。

  与博兴大批芹菜无人问津相比,相隔160公里、同样为芹菜种植大县的平度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芹菜从地里拔出来的价格是每斤1.3元,这时候芹菜根上还带着土,属于毛重。”13日,在平度市马家沟村,芹菜种植户王建光谈起芹菜笑得合不拢嘴。“如果进行初加工,再通过一道道流通环节,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得在3-5元/斤。况且,这还是低端产品,深加工之后的高端芹菜每斤能卖到50元以上。”王建光说。

  “在马家沟种芹菜,不但不会赔钱,还能赚不少呢。”王建光透露,由于实现了机械化,一个小伙儿包下十几亩地完全没问题,按照平均每亩产值3万元计算,即使扣除生产成本,收入也比到城里打工高很多。

  马家沟芹菜“抱团”对外

  王建光的话在田间地头得到了验证,在马家沟种芹菜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不去城里打工了,全都回家下地种芹菜了,要是赚不到钱,年轻人怎么会‘接班’呢?”王建光笑着反问导报记者。在一个芹菜种植基地,种芹菜的小伙子甚至把电脑也搬到了旁边的简易房里。

  为何同样是芹菜,马家沟芹菜要比博兴芹菜身价高得多?东马家沟芹菜种植大户贾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种植模式、品牌和市场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现在是合作经营,尽管还没有成立合作社,但是组织形式和合作社一模一样。”贾文学将其定义为“松散的合作社”:农户分散种植,交由产销大户进行加工、销售,同时自己仍保留销售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收益。

  “一家农户实力有限,几十家农户聚在一起,就大不一样。如此一来,每个产销大户基本上都有了几十万斤的供货能力,议价的能力大大增强,也能抵御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贾文学说。

  并且,这些产销大户还都建有冷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地里收的芹菜就直接加工运走,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把一部分芹菜先存储起来,先消化市场库存,待价格平稳后再把冷库里的芹菜推向市场。

  农产品也需要“营销”

  采访中,导报记者了解到,马家沟芹菜尽管名声远播,但成为农户的致富法宝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马家沟芹菜有着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名声早已遍布大江南北,但是10年之前,我们仍然难以靠芹菜致富。”贾文学说。

  说起10年前芹菜的种植,贾文学感触良多,“之前是农户自己分散种植,每户种上几亩拿到市集上卖,芹菜价格不断波动,有时候每斤一两毛钱也卖不出去。”

  为什么守着金字招牌却赚不到钱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马家沟人逐步找到了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抱团取暖”。

  “老祖宗留下了这块牌子,能不能用好,还在我们自己。”说起品牌运作和市场营销,贾文学非常兴奋,除了通过合作种植销售外,马家沟的芹菜种植户还统一打出了“马家沟芹菜”这一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芹菜 种子 化肥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