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500亿斤粮食损失有没有硕鼠“功劳”


  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表示,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中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量达500亿斤,损失率超8%,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7月4日《新京报》)

  看到这样的新闻确实让人吃惊不小,我国居然一年损失这么多粮食。如果这些粮食不损失掉,可以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相当于增加多少耕地?每年我国都想出不少办法来增产,为什么就不能对损失这么多的粮食重视一下呢?那么这些粮食是怎么损失的呢?这当然和我们粮食储运水平有关。有的地方只重视粮食生产,而对粮食储运不重视,投入少,导致粮库配置的设备少、技术落后。但是有没有其他因素呢?如腐败,恐怕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

  其实我国粮食损失率这么高,恐怕最高兴的就是某些粮库硕鼠。他们把国库粮食私自卖掉,就说是粮食损失了。想想吧,我国粮食损失率达到8%,100万吨的粮食,只要92万吨就行了,从中可以赚取多少差价。这不是笔者乱猜疑,私自卖粮、以空粮库冒充满粮库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如2010年媒体报道,曲靖会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该县的粮食局却成了局长尚友沁的“聚宝盆”,250万公斤储备粮在他职权的庇护下不翼而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采访时也曾说:“国家粮库有无虚报?建议国家予以查实。”

  在粮食储运过程中,一些粮食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发达国家,也不能做到不损失一点粮食,但是我国粮食损失率这么高,一方面要加大粮食储运投入,提高科技储运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些硕鼠借此做文章,把空粮仓、私自偷卖粮食说成是损失造成的,人为提高损失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产品加工 粮仓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