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华大粮仓管家隋凤富:供应着1.3亿人1年口粮


  “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在2004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第二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黑龙江代表团听取审议时“诚恳相托”。

  当时上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不到一年的隋凤富掂量出了总理嘱托的分量:“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垦区粮食产量搞上去,让党和国家放心、让百姓安心。”

  在2003年“非典”时期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期间,为稳定全国粮食市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农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隋凤富升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他的带领下,黑龙江垦区2011年粮食产量突破400亿斤,连续8年实现历史性突破,按13亿中国人计算,粮食供给能力足以确保全国1/10人口一年的口粮。

  2012年5月12日,黑龙江垦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为垦区创新绿色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建设国 家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言献策。隋凤富透露,从今年开始,每三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实施三轮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垦区工业化率超过40%,进入工业化 中期,实现最先进、最安全、最高效的安全食品生产战略布局。

  人大代表的嘴是老百姓的“扬声器”

  在隋凤富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看到了5本《政府工作报告》,每一本的字里行间都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

  “我是一名农业职工代表,是来自北大荒的普通一员。” 2008年3月5日,隋凤富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次会议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1977年,21岁的隋凤富成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29连的统计;31年后的2008年2月,52岁的隋凤富成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

  因为“北大荒”,因为“大粮仓”,因为自己30余年的努力,隋凤富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代表到北京开会,可不是来‘打酱油’、‘看热闹’的。”隋凤富一直把人大代表的身份看得很神圣。每一年参加两会,他都会精心梳理准备。

  2008年,他作题为《加快建设“四个基地” 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发言,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粮食安全”的定心丸;2009年,他作题为《增产30亿斤,提供300亿斤,在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中 再作新贡献》的发言,“300亿斤”的豪言震撼全场;2010年,他作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发言,展开了“现代化大 农业”的蓝图;2011年,他作题为《增产30亿斤,冲刺400亿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再作新贡献》的发言,“冲刺400亿斤”的承诺当年便以实际行动 兑现。

  2012年,隋凤富提出创新绿色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建设国家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旨在推动北大荒产业战略转型升级。

  5年间,隋凤富提出的建议近50条,“人大代表就是上传下达的‘扬声器’,要替老百姓说真话、办实事。”他的建议内容大都是围绕着“三农”问题展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是大事。作为人大代表, 就有责任、有义务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提出来,反映上去,真正让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洒满每个角落。”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从基层来,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心思带到会上,再把会上精神传递到百姓心中。这是信任,更是重托。”隋凤富说。

  隋凤富表示,今后即使不能再当选代表,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民计。“这5年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将是我生命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力量。”

  保障全国1/10人口一年的口粮

  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这里是中国最北部地区,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寒冷、荒芜。

  1947年,松江省建设厅的李在人、刘岑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座“粮食工厂”——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场长和副场长。两人拉动破旧的火犁,翻开土垄,开启了农垦事业和机械化建设的篇章。

  60多年来,三代北大荒人筚路蓝缕,一改苍凉的北大荒为辉煌的北大仓,在5.62万平方公里黑土地上书写传奇,创造了现代人类垦殖史上的“北大荒奇迹”、“北大荒速度”和“中国农业奇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生产基地 粮仓 识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