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4日电(记者 袁军宝)今年以来,我国农副产品市场不时出现价格大幅波动的“明星”产品,大葱、白菜价格飞涨的余音未落,“蒜你狠”又重新上演,近日大蒜主产地批发价 “一周涨一倍”,就连价格一直回落的鸡蛋价格近日也开始不淡定,有的地方10天的涨幅达到40%,农副产品涨价可谓“各领风骚”几十天。
简单分析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可以发现其背后离不开简单的市场规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回顾这几年猪肉、大 蒜、白菜等农副产品价格走势,几乎每个过高或过低价格之前都有一个与之恰恰相反的行情,来回往复,许多农民都知道“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暴跌之后也必有暴 涨”。
市场规律是简单的也是残酷的。价格上涨过快,消费者难以承受,怨声载道,往往也牵了CPI的鼻子走;价格迅速下跌,又让农民亏损严重,叫苦不迭,甚至发生因贷款经营遇到行情不好而自杀的悲剧。
虽然市场规律起着主要作用,但价格过大的波动并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减少农产品不正常的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伤民”“伤农”轮替,相关部门应有所作为。
首先,要重视提高农民种养殖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很容易导致“各自为战”,对种植面积及数量缺少合理规划,过小的规 模也很难投入必要的精力来获得专业的市场信息,而加入合作社等组织,既可获得规模效益共享市场信息,又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统计和种植指导。
其次,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农产品种养信息系统已十分必要。尽管我国的农户数量众多、农产品品种众多,全部统计存在困难,但对于某些产品的重点县市可以进行集中调度统计,及时进行种植意向调查,发布预警信息,从而有效避免盲目种养。
然而,话说回来,改变我国的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暴跌“顽疾”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市民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应逐渐提高“适 应能力”,多一些“宽容”,因为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这次价格上涨或只是在弥补上次的亏本,“价格涨了就打,跌了却不管”的调控方式要不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6-04/5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