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种田的CEO靠科技玩转九千亩地


  【编者按】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渐次展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正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河南发展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发展战略越来越清晰、发展路子越来越清晰、转变方式越来越清晰、务实发展越来越清晰。

  5月7日,东方今报推出《务实发展的伟大实践——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报道》栏目,通过镜头看变化,并配发社评,展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

  今日,东方今报《务实发展的伟大实践——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二继续以图为证,由中原经济区第一线的建设者讲述“眼中的中原经济区”,来见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越来越清晰”。

  □东方今报记者张定有通讯员 盛志国/文图

  “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给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建设中原经济区,粮食到底怎么保?怎么巩固提升我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南阳邓州市种粮大户张丰奇的“种粮经”可作答——靠政策、科技和规模。他种9050亩土地,一年产粮1800万斤。

  5月7日上午,53岁的张丰奇在田地里查看小麦长势:“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张丰奇是邓州市裴营乡裴营村人,1993年,他看到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家中的田地撂荒,种了30多年地的他不禁痛心:“别人去打工,我要种粮食。”

  今年3月20日,河南电视台《十八谈映象版·南阳篇》中,主持人对张丰奇的现场采访,道破了张丰奇的实力。

  “大户有多大呀?”

  “不大,种了9050亩地。”

  “这么多,怎么种啊?”

  “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耕种机械化、灌溉水利化。我们还有52套大中型农业机械。这9050亩地不算多,今年,要争取超过一万亩,并且连年增加。”

  “老张,其实您现在都不能算是种田的了,您现在是一个CEO吧?”

  “不错,我就是听听汇报、掌握掌握大局,看看形势。这得感谢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此外,种粮有很多补贴,还有最低收购价保证,这都是他成为种粮大户的主心骨。”

  对农民而言,建设中原经济区就是有地种、收入高、生活好。我承包撂荒土地后,粮食产量没有减少,乡亲们不仅外出务工有收入,还可以到他的承包地里干季节工,每天挣80元。建设中原经济区,好政策和致富机会只会更多。

  ——张丰奇

  ■ 社评

  发展战略越来越清晰

  一大战略的诞生与实践,诠释了河南速度。

  2010年,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由概念讨论转变为河南的发展蓝图;2011年,由河南的“自选动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到了今年,这种战略,已经在实践中越来越清晰。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所获得的很多政策支持,含金量高且不说,有的甚至是“独一份”,在河南的发展史上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加大“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先试,包括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开创新的局面。

  在这项战略中,给了我们5个试验区、7个示范区和18个试点。规模可说空前的,是压力,也是动力,它关乎亿万河南人的福祉,关乎18个省辖市发展的命脉。

  发展战略要与现实对接,关键在做。在机遇面前,河南上下一心:省委全会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省人大通过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将中央的要求和党委的主张转化为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重大决策,转化为全省人民的统一意志;省政府正在配合国务院相关部门衔接编制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深入、细化、拓展,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举措,紧锣密鼓地进入编制之中;各地各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准确定位,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战略在实际操作层面越来越清晰。

  在全省的努力下,“先行先试”逐渐深入,河南新型农村社区正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和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体系正在提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域城镇承接功能增强;郑州将规划和建设千万人口的郑州都市区,目前正在以交通道路、生态廊道、产业集聚区等六方面为抓手,掀起新的城镇化高潮;工业重镇焦作,则接受省政府使命,率先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土地 粮食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