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发展粮食加工业不仅拼速度更要转方式


  我国粮食加工业最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产能问题,更主要的是技术问题。要提高粮食加工业发展质量,就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近日发布。规划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粮食加工业将年均增长12%。根据这一目标,2020年粮食加工业总产量将相当于2010年的2.5倍。对此,2月28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副主任李国祥在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读该规划时表示,我国粮食加工业最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产能问题,更主要的是技术问题。如果一味在低水平基础上增加产能,实际上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无论对社会还是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因此,要提高粮食加工业发展质量,就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

  粮食加工业亟须转变发展方式

  规划提出,到2015年,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9万亿元,2020年达到6.9万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效益不断提高。并形成一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建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发展空间较大,如果仅看名义增长,年均12%的增速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实质增长5%都将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李国祥说。但他还表示,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不仅要看自身的增长速度,还要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相适应,两者的比例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此外,李国祥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是,整体发展水平低、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水平落后,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生产方式使得粮食加工业对农产品(行情,资讯)价格的消化能力比较差。在土地日益稀缺,农民收入亟待提高的背景下,粮食价格可能会适度上涨,但受经济总体运行制约,食品价格不能提高太多。这就要求粮食加工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利用效率,发展规模化生产,将原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消化掉,以防食品价格出现暴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粮食加工业最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产能问题,更主要的是技术问题。如果一味在低水平基础上增加产能,实际上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无论对社会还是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因此,要提高加工业发展质量,就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李国祥说。

  建议实行配额管理制度

  规划提出,要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加工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引导生产、促进流通、以工促农、动态调节供求、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加工和消费调控机制。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参与执行国家调节供求、稳定市场和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的调控政策。

  对此,李国祥建议,对粮食加工业不能单单依靠政策调控,更需要实行配额管理制度。如果非食物用途的粮食加工业增长速度太快,会出现跟食用粮食争资源的问题,将进一步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威胁粮食安全。因此,需要对粮食加工业实行配额制。在粮食产量大时,可以适当提高配额,加工企业可以多储备多加工;粮食产量小时,就应该降低配额,粮食加工企业减少生产,造成的缺口用粮食丰产时的产量来弥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完善粮食加工业的产业体系,处理好粮食安全和工业用粮之间的矛盾。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国家支持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实力强、资信好、效益佳的粮食加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粮食加工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相应财政资金支持。

  对此,李国祥认为,这些措施对粮食加工业影响比较大。过去,好多地方的粮食加工业都是农民作坊式加工,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这些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急需金融支持,但很难贷到款。

  针对粮食加工企业走出去,李国祥认为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企业规模和实力需要进一步壮大;另一方面,粮食加工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素,很多国家对粮食加工业非常敏感。这类企业在国际合作方式上需要寻求新的变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规模小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