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推进服务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保险工作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农业保险面临的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力争使我国农业保险形成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风险分散得以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秩序日趋规范的良好发展格局。

  周延礼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财政、相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农业保险逐步改变与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础制度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市场主体建设以及监管体系建设均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提高,为“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和保险覆盖面持续较快增长。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五年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5%。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73.8亿元,同比增长28.1%,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农业保险在承保品种上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在开办区域上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2011年为1.69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7.87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3%,在内蒙、新疆、江苏、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基本粮棉油作物的承保覆盖率超过50%,黑龙江农垦、安徽省等地已基本实现了近100%全覆盖。承保林木9.2亿亩,牲畜7.3亿头(羽)。二是农业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据统计,五年来,农业保险共计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户均赔款近600元,占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左右。农业保险补偿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农业保险的资金杠杆效应明显,切实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各级财政的投入,大大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水平,有效激发了农户的投保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周延礼指出,农业保险创新了农村融资模式,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力。农业保险一方面使农民在受灾后及时获得足额的经济补偿,快速恢复生产生活,增强了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提高了借款农户的偿贷能力。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结合,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有效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促进信贷对农业的支持,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业保险在服务农业发展中作用明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已经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渠道。目前,已有22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大省都有2家以上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初步满足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周延礼强调,要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给农业保险带来的新机遇,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赋予农业保险的新任务,深刻认识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农业保险提出的新要求。保险业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在服务“三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延礼指出,要立足三农实际,注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坚持把“懂农时、知农事,察民情、体民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农业保险发展。要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始终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基层创造,注重引导基层的首创实践。

  周延礼指出,要认清总体形势,把握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政府部门和经办公司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职责和行为边界。要处理好发展中“快”与“好”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农业保险工作的积极性,加快发展,实现“量的跨越”。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的转变”。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算清经济账是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风险大、成本高、年度间不均衡的特点,切实加强大灾风险防范,追求长时间跨度的收支平衡,不引发经营风险;算清社会效益账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特别是通过农业保险的机制建设,探索通过人工增雨或者防雹等人工干预天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模式创新,为农业减灾丰产、减灾增效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处理 社会效益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