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论土地整治在粮食“八连增”中的作用


  12月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我国粮食总产量登上11000亿斤新台阶,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同比增长4.5%,提前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黑龙江、河南两省更是双双跨入1100亿斤粮食生产大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也是我国粮食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八连增”。

  总结粮食“八连增”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要充分肯定“政策实、科技硬、服务好、人积极”的作用,而且要客观看到“天帮忙、成灾少”的作用,还要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土地整治的基础性作用。

  粮食实现“八连增”的八年,正是中央采取强力措施,有效调控占、毁、调、退等耕地减少因素,有效遏制耕地快速减少的势头;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组织建设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有效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改善粮食生产基本条件的八年。

  中央明确提出,维持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措施是耕地保护,最有力的手段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粮食实现“八连增”的当前,我们更应该对严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物质基础的重要意义保持清醒的认识,秉持科学的态度。

  然而,从科学角度看,再好的政策、科技、服务也增加不了产能,再高的积极性也只能挖掘和释放产能。因为耕地产能不仅指耕地地力,而且包括工程质量、土层厚度、土地平整程度、配套设施建设、土壤的无毒无害性能等等。从资源保障能力来看,生产技术、政策保障、科技服务只能为挖掘和释放产能服务,作为耕地产能的表现形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合理利用、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来实现。而稳定耕地面积和布局只能通过耕地保护来实现。

  一是“天帮忙”,只帮助有准备的地方,这只有在耕地布局稳定的基础上才有望实现。应该说,我国5000年的农业文明史,留给我们最大的一份遗产是现在耕种的土地,这是经过严酷自然条件选择、优化的结果,也是中华名族的先人们不断保育、熟化的结晶。现存的耕地及其格局是祖宗赐给我们的金饭碗,我国的粮食主产区较少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也与这个传承因素有关。变更这个格局,必须慎之又慎。

  二是“人努力”,必须建立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利用和把握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条件和机遇,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进程,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建立在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的农田基础设施格局上。通过土地整治使耕地格局更加优化,耕地地块更加平整,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生态林网等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肥、微肥等使耕地吃上“营养餐”;通过使用抗虫、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推行秸秆还田、少耕免耕等农艺措施,使用大马力农业机械、新型高效温室,加强灾害性农业气象的预报和预防等综合科技配套措施,实现全面持续的高产和稳产。

  在当前形势下,土地整治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

  一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村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调查,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每亿元投资可带动劳动力需求150多万个。一些项目与项目区农民签订协议,对履行耕地保护义务的主体、对自办土地整治项目的基层组织和个人发放补贴,探索“耕地保护直补”、“以奖代补”、“代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

  二是到达“最后一公里”,解了燃眉之急。土地整治与重大水利枢纽建设相衔接,加强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重点是对支渠、斗渠、毛渠,以及农田机井的建设。通过土地整治,改善了灌区,尤其是中小型灌区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使灌区内的农田涝能排、旱能灌,保障了粮食的连年增产。这项工作,破解了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机制缺损,改善了农业公共产品的提供。

  三是支撑了“高产创建”。“高产创建”一般都是选择在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是挖掘耕地潜在产能的重要措施。通过土地整治,加大中、低质量等级耕地改造力度,为大面积实施“高产创建”创造了基本条件,为有效利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服务提供了基础平台。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到哪里,高产创建就跟进到哪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土地 粮食 发展现代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