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警惕奶业规模化变成“奶农退出化”


  在国家奶牛养殖规模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势头良好。但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黑龙江、广东等地调研发现,受先建设后补贴、地方政府扶强不扶弱等因素影响,部分散养户奶农却被挡在规模化门槛之外,难享奶业规模化发展成果。

  专家提醒,要避免奶业规模化变成“奶农退出化”,宜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富民经济理念,实施“规模化富民”战略,把奶业打造成真正的富民产业。

  散户奶农的现实困境

  记者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采访,不少奶农反映,他们的散养现状难以改变,因为自己无力向规模化发展,又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黑龙江省双城市朝阳乡诚吉村奶农刘春猛说,诚吉村养奶牛已有多年历史,可直到现在一个养殖小区和牧场也没有,乡里、村里都没有人把农民组织起来。另外农民自己投入根本投不起,一是没有地块建小区,二是没有资金上设备。村里连一个青贮窖都没有,也没有机械化榨奶站,听说上面给补贴钱,奶农很少有得到的,不知都补到哪里去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齐晓彤说,现在让奶农像企业那样投资大型规模化牧场,根本投不起。现在购买一头优质奶牛就得2万多元,不算土地费,仅土建、钢构、办证等费用需要上千万元。企业能自筹资金,还能贷款,散户奶农却做不到。

  记者了解到,散户奶农不仅自建牧场存在困难,也缺少参与到企业牧场中发展的渠道。记者采访时问黑龙江飞鹤乳业生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慧星,奶农能否以奶牛入股该企业,对方明确告诉记者:“我们只是做一个示范,告诉奶农这样养牛可以挣钱,但不打算让他们参与!”

  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先源乡,不少奶农反映,他们无法参与到规模化牧场或小区当中。现在小区或牧场产奶的价格都卖到了每公斤3.5元左右,可散养户的奶只能卖2.9元左右。

  农业部全国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告诉记者,虽然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目前我国仍有60%的奶牛由存栏量在20头以下的小规模户饲养,因此我国奶业规模化任重道远。

  不平衡的补贴

  记者从农业部全国奶业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从2009年起,国家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目前,国家已累计扶持1946个奶牛养殖场和小区,组织创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410个。国家的补贴力度这么大,为何许多奶农仍无法进入规模化门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规模化牧场发展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实现规模化比例,采取了“扶强不扶弱”的政策。补贴机制倒挂,先进行规模化建设,验收后才给补贴,这让本就缺少资金的散户奶农无法享受到国家补贴政策。

  黑龙江省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毅力介绍,能享受到规模化补贴的牧场或小区是有高门槛的。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对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区给予50万元~80万元的补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共补了236个养殖场、区。2011年享受补贴的场、区门槛提高到300头奶牛,达到补贴标准的场、区大约有84个。

  除了补贴门槛以外,黑龙江省在补贴政策上,还倾向于乳品企业优先,原因是要鼓励乳品企业自己建设养殖基地,优先支持地方品牌经营。黑龙江省要求飞鹤、完达山、摇篮、龙丹等地方品牌企业自建规模化牧场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这些企业都得到了一些补贴。

  据张毅力介绍,黑龙江省对用于规模化牧场的全混合日粮搅拌机,补贴了近5000万元,也是按照“谁买给谁补”的原则,基本上都补给了牧场。由于机械化榨奶机等补贴全补给了当地一个大企业,企业在领补贴时,负责监管资金的人员甚至不敢签字。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霍志宏说,在规模化问题上,奶农除了缺少资金和土地外,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分析师宋亮说,我国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平均收益率高达15%~30%,而养殖散户平均收益率仅为5%。由于缺乏现代化组织、管理机制,不少奶农很难有效地被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养殖,享受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收益。

  奶业“规模化”不应操之过急

  针对部分奶农难以跨越规模化门槛这一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奶业规模化不应将奶农这一养殖主体排斥在外,各地应结合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理念,以规模化为契机,实施“规模化富民”战略,将奶业打造成为真正的富民经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散养 土地 养殖小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