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强化督促指导大力推进秋冬种生产


  寒露刚过,正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8.55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73.8%,收获进度同比快6.1个百分点;全国已播秋冬作物2.04亿亩,完成计划的28.4%,进度同比快5.5个百分点。10月10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北京顺义区调研指导秋冬种生产和“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工作。韩长赋充分肯定了北京市秋收秋种和“菜篮子”工作。他强调,在“八连增”的基础上,明年粮食要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好势头,首要一战是抓好秋冬种。要狠抓政策落实、稳定播种面积,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单产水平,立足防灾减灾、落实关键技术,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当前特别要紧紧依靠科技,着力落实重大抗灾增产技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提高播种质量,及早部署冬前管理,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奠定基础。同时,要认真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证冬季尤其是元旦、春节充足供应。

  今年9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充沛,墒情普遍较好。农业部及时召开秋冬种视频会议,印发技术方案,并派出工作指导组分赴主产区开展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要求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腾茬播种,种足种好粮油作物。一要及时腾茬播种,确保种在适播期。目前,秋播进度总体正常。但黄淮海部分地区前茬作物收获期推迟,加之部分地区土壤偏湿,影响适时整地播种。要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组织好跨区机收机播,做到边收边种,收一块种一块,要在“霜降”前种子下地,力争种在适播期。对于晚播麦,要选好适宜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增施基肥,做到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确保一播全苗。南方油菜产区,要适时移栽,直播油菜要增加密度。二要落实关键技术,确保播种质量。专家讲,小麦是七分种、三分管,提高播种质量非常重要。从近几年抗灾夺丰收的实践看,重点是落实好深松整地、药剂拌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各地要搞好机械配套,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整地要深松、秸秆还田要重耙、基肥要机施深施,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旋耕必须镇压、播种必须镇压,选用配套适宜播种机,实现播种镇压一次作业,增强抗旱防冻能力。对一些墒情较差的地区,要抢墒造墒播种,做到适墒播种。甘肃、四川等小麦条锈病菌源区,要实现药剂拌种全覆盖,降低菌源基数,掌握防治主动权。三要及早开展冬前管理,确保安全越冬。种子下地、管字上马。要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苗断垄,构建合理群体。要突出抓好浇越冬水,增加土壤含水量,踏实耕层土壤。这项技术简单易行,关键是要搞好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自觉浇好越冬水,减轻干旱冻害的影响。要因地制宜采取覆盖、浇水、镇压、化控、补施苗肥等措施,提墒保墒,控制旺长,促弱转壮。要切实抓好秋冬防治,密切关注苗期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根据农业部的部署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秋冬种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重点强化指导服务,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制定完善技术方案。充分专家指导组作用,深入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近期农业部已派出7个督导组,分赴14个小麦、油菜主产省开展秋冬种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准确、全面掌握各项技术,特别是抓好对农机手的培训,切实把抗灾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田。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尤其是搞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率先落实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科学防灾减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组织帮扶队、代耕队,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菜篮子”供应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生计。农业部要求在抓好秋冬种的同时,大力开发冬季农业,扩大冬种蔬菜、马铃薯等作物种植,增加市场供给,促进增产增收。秋冬季是蔬菜生产的淡季,重点在大中城市,难点在北方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要保证一定的蔬菜种植面积,稳定自给率。北方地区要加强规划引导,积极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丰富市场供应,努力解决冬春尤其是“两节”蔬菜供应问题。海南、广西、广东等省要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建设,安排好品种结构和上市档期,确保均衡供应。要落实好中央扶持生产和牧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加强疫病防控,增加生猪、牛羊肉等畜产品供应。要大力开展标准园建设,加强高毒农药的禁限用管理,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要积极推进产销衔接,突出抓好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镇压 蔬菜 整地 墒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