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的实践与探索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着力推进“吨粮市”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去年以来,全市立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全省率先提出三年建成“吨粮市”目标。即到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亩产达1000公斤,总产500万吨,到“十二五”末实现55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去年,全市建成“吨粮田”265万亩,永年、临漳等6县接近“吨粮县”目标,建成96个“吨粮乡”、1125个“吨粮村”。“吨粮市”建设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弱质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过程。

  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切入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9.8%,并在去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具体做法有抓布局优化,重点培育粮油、果蔬、蛋乳、肉类、生物质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面粉、蔬菜、禽蛋、色素等12大产业集群,建成了大名、魏县等3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县,永年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抓规模壮大,实施“百龙腾飞行动”,重点扶持100家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3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8家。大名五得利面粉集团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面粉加工企业,馆陶金凤禽蛋批发等成为全国同类企业之最。抓产业聚集,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一个产业聚集区,建成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聚集区26个,形成了蔬菜、小麦、玉米、谷子、奶业、肉类、果品、油脂、色素等九条产业链。目前,全市70%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了订单式生产,年销售总额158亿元。抓品牌培育,建成7个国家级、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10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村,标准化生产面积达518.3万亩,创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7个。如“晨光生物”成功上市,开创全省“农”字头企业上市融资先河。

  强化农技推广与转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是打造信息平台,投资150万元建成“邯郸农业信息网”,将农业政策、市场、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户,培训百万农民”的“百、千、万”活动,组织15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一线,围绕“吨粮市”建设和“4123”工程建设核心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民开展“零距离”科技服务;再一方面,建设农业信息员队伍,为广大农民提供测土施肥、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

  着力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一是壮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市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24个,年交易额达158.5亿元。二是构建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建成4325个超市型农家店和28个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县级重点流通企业为骨干,农家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创村商贸流通模式,发展便利店、小超市等农村流通新业态。

  拓展和创新金融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4家涉农金融机构(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农发行)贷款余额573亿元,占全辖贷款余额的44%。我们一方面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拓展,同时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建设,今年实现各县小额贷款公司全覆盖。另一方面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大力培训农村专业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累计培训农民320万人次。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去年全市3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由474家增加到1016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由6.4万亩增加到15.1万亩。二是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市场,15个县市区建立土地流转机构。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去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165个,位居全省第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面粉 现代农业发展 蔬菜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