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古村落保护是现代化进程重要课题


  据报道,在9月6日举行的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就古村落保护进行了对话。笔者认为,这个话题非常重要,是我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始终都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冯骥才说,特意选择古村落的话题,是因为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有些古村落很快消失不见了。问题的症结,一个是商机,一个是不良政绩。他直言,一些地方正打着村和城镇化的幌子唯利是图。

  温总理说,古村落的保护,实际上我们把它扩大来看,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他认为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就是现在有些地方不顾农民的合法权益,搞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这件事情远远超过文化的保护。第二,就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许多假的东西。第三,就是城市的设计不是从这个地区文化的特点出发。他说,这个问题恐怕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力量的支撑。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而古村落正是集中体现我们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载体,为铭记和传承历史,需要我们去认真保护。即使不是整体设计的能体现某个时期特点的村落,往往也有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院落和建筑,以及与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需要进行适当甄别和良好保护。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上,必然需要相关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具备全局的和长远的谋略。只从局部利益出发的考量和短期行为的做法,都将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造成愧对历史和子孙后代的结果。目前的现实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之类令人遗憾的事情,必须尽快得到遏止。而要遏止这种现象,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寄托在古村落中的历史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充分重视与村落休戚相关的农民的利益。

  正如温总理所说,“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这件事情远远超过文化的保护”。农民是村落的主人,如果只重视村落之下的土地的价值,损害农民的利益,那就根本谈不上去重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有报道说,浙江省平阳县水塔村几年来共被征用良田742亩,但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按规定将被征地总数的7%耕地用于返还给失地农民作为建设用地用于建房,都迟迟落实不了,以至于农民一再上访。再比如,一些地方借村建设而开展的村庄整治,看起来是为了让农民住上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楼房,实际上最终在意的目标却是土地整理后结余出来的占补平衡指标。在有些人看来,农民、良田、村落都不过是最容易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发展成绩的工作抓手。如果不改变这种工作思维,恐怕类似遗憾还会继续。

  乡村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根,村庄是中国城镇的根。但十分遗憾的是,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结果,目前我国古村落的数量在4000个左右,但现在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而一些保留下来的有特色的古村落,也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摇钱树”,遭到了破坏性的旅游开发。所以,搭建一个平台,研究如何保护古村落,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我国乡村文化,已成燃眉之急。

  古村落的保护与农民利益的保护,乃至中华民族长远文化利益的保护,有着表里相衬、唇亡齿寒的重大关联。在我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的全过程中,始终都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古村落保护和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载体 农民利益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