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村师资何时实现正补充?


  日前,笔者在某县了解到这样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几年来,县教育局将几百名县城学校的落聘教师平稳地安置到了农村学校,同时从县城周边及农村学校选拔了数百人进城。当地认为,教师流动难题得以破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已成形,此举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热情,更是让在农村学校的教师有了奔头。

  毫不讳言,对此我深感忧虑。“差”教师向下流,“好”教师争上游,我们的基层学校何时才能有盼头?

  教师队伍缺乏科学流动机制,是个让人挠头的痼疾,多少年来,很多地方、不少人都希望早日打破藩篱,构建出一个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新机制。但是面对这种创新,即使再渴望看到创新的我怎么都不是滋味。农村的好教师被当成好庄稼收割走了,来的是城里落聘的教师,农村教育情何以堪!即便,有新招聘的大学生来充实,我们的落聘教师并非因为业务原因往下走,但是,农村学校能得到师资能量的正补充吗?相对于城市学校的正补充,如果再说实现本区域均衡的时间表恐怕最不知情的人也会笑个不停。

  如今,各地都在公布实现县域均衡的时间表,但要实现县域均衡特别是解决城乡教育失衡,师资均衡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对于在师资上亟需要做加法的农村学校做减法,我想无论是硬件配的再好,还是城乡结对帮扶措施再扎实,最终都难逃马太效应的惩罚。

  笔者在这里无意指责城区学校落聘的教师素质不高,落聘的原因毕竟各种各样。但是,对于落聘教师,我们是不是该有更合适的分流机制,该培养的继续培养,该照顾的适当照顾,该出教育口的是不是就出教育口?而不是大量地顺着教育口“向下走”?当然,话说回来,在这种大力加强城区学校的情势下,难免有些教师是被动溢出来的,如果是生硬的改变,是时候好好检讨一番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结对帮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