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牧区草原过载过牧严重生态恶化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有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称,随着我国牧区人口的增加,牧民维持生计和增收主要靠增加牲畜饲养量,导致牧区草原过载过牧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总体仍在恶化。

  马有祥说,随着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我国草原产草量大幅下降。内蒙古牧区上世纪80年代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达到142公斤/亩,2009年已降到90公斤/亩;四川牧区鲜草产量也从420公斤/亩下降到304公斤/亩。草原产草量下降,造成草原承载牲畜能力明显降低。据统计,全国草原适宜载畜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4.3亿羊单位下降到目前的2.4亿羊单位。

  此外,受经济利益驱使,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的面积越来越大,矿业开发规模增大,新疆等省区开垦草原面积千万亩以上,有的省区矿业开发迅猛,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统计,目前,我国有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到23亿亩,草原生态总体呈现“点上转好、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

  马有祥认为,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直接原因,必须采取措施把超载牲畜减下来,逐步达到草畜平衡,要对生态环境非常恶劣、草原退化严重的区域实行禁牧封育;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实行草畜平衡管理,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的载畜量,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同时,要加大草原执法监管力度,对偷牧盗牧、超载放牧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总体 牲畜 草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