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污水、垃圾、化肥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永红等人结合30多年面源污染控制的经验,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性理论――“减源―拦截―修复”(简称3R理论)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有关专家认为,该理论的提出,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至今无政策性指导理论的局面,为我国以及类似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日前,记者采访了该团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章。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农业“绿色革命”,通过增加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投入来实现粮食增产,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和固体废弃物等管理的落后,造成了污水最终进入土壤和水体,从而引发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虽然国内外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技术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无理可依”,难以实现长期的有效控制。
“要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从农业面源产生、发生和发展的源头和过程着手,同时兼顾农业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杨林章介绍说,“3R理论”主要指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实现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人居环境和意识形态相和谐发展为目标,从源头减少污染物质的输入,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削减污染物质浓度,然后利用生态修复技术,重建整体农业生态系统。具体而言,“减源”就是通过技术措施,在保证农业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向农田排放等;“拦截”就是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如土地处理系统、生态沟渠、复合生物反应器等,在农村农田的沟、渠、塘等集水区净化污水,或者利用土壤改良剂将过量的氮磷等养分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向水体流动;“修复”就是通过种植一些大型的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恢复水体和陆地的植被,营造出一种可以为其他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减源”、“拦截”、“修复”三者的关系是阶梯式的,只有当前一步骤顺利实施后,后续的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杨林章说,团队自2003年起就分别在太湖和滇池流域的典型农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示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团队在太湖流域开展的为期3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入湖河口控制断面与河网生态修复区的水质比示范工程建设前提高一个标准等级,整个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物种转变成了多种植被群落,充分说明了示范区生态系统正处于向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也证明了“3R理论”的可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证明和检验“3R理论”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上的指导效果,目前,杨林章和团队还在三峡、巢湖、洱海、白洋淀等农区进行示范工程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在进行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他说:“3R的高级形式是4R,即在‘减源-拦截-修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再利用’,就是将农业生态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当成资源再次利用。这是我们今后实践所要努力的方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7-07/5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