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西省强降水较少,干旱现象仍在持续。5月29日,在毗邻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往年每到汛期,这里就成了“孤岛”,出行只能靠船,如今湖水大面积干涸,在南矶乡向阳村里的一口河塘也已经干涸,裸露的河床已经干裂,不少死鱼滞留在河床上。图为河床土块已经开裂。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大旱之年得丰收 为“靠天吃饭”式中国农业再鸣警钟
中新社记者 石岩
相较于长江中下游持续数月的旱情,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却传出丰收在即的消息,这对于异常气候频仍的中国农业来说,无论如何都称得上一份“惊喜”,尤其在欧美都遭受严重旱灾影响,全球粮食危机阴霾犹在的今年,中国夏粮丰收之意义堪称重大。然而“惊喜”过后,我们发现高悬在中国农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未移除,“别高兴的太早”,应成为国人时刻不忘的自省。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2日在农业部网站刊文指出,今年夏粮丰收有5大成因:一是去年麦播时底墒好,整地播种质量高。二是抗旱浇麦力度大、效果好。三是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降了关键雨。四是春季低温时间长,有利于形成矮秆大穗。五是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细心的人会发现,这5大成因中,仅有第二项是人为所致,其余4项皆拜老天所赐。如不深刻反思,将成为下一轮不幸的伏笔。
千百年以来,中国农业都是靠天吃饭,这一状况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后有所改善,但却难称得上是得到了根本改观。农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中低产田占比巨大、科技含量低、有效灌溉面积少等等软肋,使脆弱的农业生产屡屡暴露在日渐频仍的天灾之下无处遮蔽,从而造成极大损失。
农业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历来为执政者所重视。刚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其初衷之一便是助农业彻底挣脱靠天吃饭的羁绊,大幅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大幅解放农业之应有生产力。从这个高度望去,我们会发现今年侥幸而得的夏粮丰收,距中国农业“大目标”还有相当悬殊的差距。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众望所归地锁定水利,是中国当局清醒意识到水利已成农业生产瓶颈后的明智之举,所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上述决策如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必将大幅提升中国农业之抗灾能力,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迈出结结实实的一步。
与此同时,当局应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的方法和途径,尽快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应切实加强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更多地运用金融体系的力量,为农业生产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农民在天灾面前不再绝望无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6-03/5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