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财政部解读粮食生产“七连增”背后财政支持措施


  破解粮食增产“软硬约束” 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中央财政还通过支持改善农田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科技和服务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等,着力缓解耕地、水资源、技术等要素的约束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

  该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中央财政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缓解粮食增产“硬约束”。2004年至2010年,累计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1015.6亿元,重点支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和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91.28亿元,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87亿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71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0.59亿亩,显著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还分别安排2005亿元和571.3亿元用于支持大中型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缓解粮食增产“软约束”。“十一五”时期,累计安排农业科技经费263.52亿元,重点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为粮食不断增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种子工程项目,支持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2004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还通过中央基建投资安排资金143.7亿元,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充分挖掘粮食主产区增产潜力。并安排农业生产救灾、病虫害防治、防汛抗旱和应急度汛等防灾减灾资金219.87亿元,着力减轻农业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支持灾后及时恢复粮食生产。

  该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着资源约束、市场波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健全粮食增产财政保障机制,在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的同时,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建立健全 连续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