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业发展成为世界性话题,当全球为粮价持续上涨、食品安全恐慌之时,中国已在十二五规划中勾画了一张宏伟的农业发展战略蓝图——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明晰的农业发展规划,规划以科学为出发点,通过农业产区定位与农业品种布局两条主线进行。在农业产区规划上打破以往模糊的农业产区布局,清晰地勾勒了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产品'>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在农业品布局上也明晰了小麦、玉米、棉花等总计二十三个产品'>农产品分布地。这不仅为中国农业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指导,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格局做出指导。
但是部署与落地还是有距离的,战略虽好,执行却更重要。中国的农业发展如何抓住这历史性的契机在于战略协同,尤其是政府之间的跨区域战略合作有助推动农业战略的整体发展,促使中国有限的农业资源在战略作用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供战略基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不仅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中国防范粮食危机的基本屏障,因此各区域政府的配合态度与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针决定着该战略的实施效果,尤其是农业生产七大区域需要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抓住政策机遇与地理优势,避免资源浪费而重蹈南辕北辙的悲剧。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区域产业定位与区域资源不对称现象,区域之间互相攀比、盲目跟风,导致核心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取而代之的是产能低下的伪工业发展,这不仅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困局更给国家资源配置带来了难度。因此,区域政府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落实国家的农业战略部署,另一方面要加强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整合,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资源整合与产业互补方面,浙江省与黑龙江省的跨区域合作给我国农业发展与资源合理配置做出了榜样。2011年浙江省举办“首届现代农业相亲大会” 为农业企业和资本之间搭建平台。黑龙江省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与浙江省的资本优势达成区域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本与资源的有效组合。据了解浙江省有近2000家农业企业,每年对农业投资高达数百亿资金,其中温州市就有500多家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投资额高达200多亿元,由于浙江省内农业资源有限所以很多民间资本寻求向外投资,主要投资两个方面:
一是从育种开始,到种养、产品'>农产品深加工等的农业生产、经营;二是农业服务,从农机、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生产到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以及产品'>农产品物流贸易等。黑龙江省抓住机会把丰富的物产资源与浙江资本优势进行成功对接,形成了战略的协同效应。然而,也有一些省区虽然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政府却认为发展农业经济见效缓慢,因此忽略区域的核心价值而去模仿发达区域的工业模式,大量吸纳发达区域淘汰的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祸根的同时,也给国家农业战略带来了众多的难题。因此,区域政府的发展定位与跨区域战略合作是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农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政府与政府的对接,湖南省与广东省曾经达成了政府之间的对接,建立了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市场化合作机制,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目前效果不明显;二是生产与销售主体的对接,也就是订单式农业经营模式,该模式虽然被很多农业产区与农业加工企业采用,但没有形成规模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气候;三是资本与土地对接,这种模式的国内开拓者是浙商,并在近两年物价上涨的阶段得到了迅速推广,但由于资本与土地对接的模式缺乏立法与监管机制,导致出现产品'>农产品被恶意炒作,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实现农业跨区域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关键是要抓资源配置和市场互动以及资金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发展,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与监管并行,最终实现战略协同效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3-29/5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