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十二五”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保障更给力


  1月10日,本网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支柱学科群建设,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从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与应用研究、高技术发展、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到技术集成与示范纵深配置,不断强化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引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方向,在农业生物资源、生物育种、生物兽药、现代农业装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有效解决一批事关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全局的核心技术问题,切实提高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对记者说,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济正步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阶段,要确保未来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挖掘农业生物遗传潜力,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集约化、轻简化种养技术和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将我国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转变为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中国农科院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翟虎渠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按照“引领创新、支撑产业、主导合作、和谐发展”的原则,牢牢把握“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发展方向,着力突破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突破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生态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着力突破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大公益性、共性、基础性技术问题,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成果转化和产业支撑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提高科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加强决策咨询能力建设,提升对国内外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形势的预测、判断、分析能力,增强国家农业宏观决策和农业科技宏观战略的话语权;加强科研协作能力建设,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协作共赢,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的大联合大协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科研服务能力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

  据翟虎渠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立足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突出解决农业生产重大科技问题,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紧密围绕农业部中心工作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努力提高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体制,强力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科研辅助人才优化工程等五大科技人才专项培养工程,培养凝聚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和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创新团队;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全球战略布局,建立重大国际合作平台,争取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全面提升国际合作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支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中心,以重大科研设施、科技平台体系、试验基地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多渠道资金支持为保障,全面、快速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基础条件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以引领全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为目标,加强科研协作,构建新型高效创新与转化协作体、推进学科建设共同体、搭建学术交流载体,着力构建科研协作长效机制,引领凝聚全国农业科研力量协作创新;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院所,营造风正气顺的科研氛围,为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现代农业发展 小麦 生物技术 建设工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