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望天田”实现旱涝保收


   丰收粮颗粒归仓,农民朋友又播种来年的希望。“过去春怕旱、秋怕涝,靠天吃饭;现在渠相连、水畅通,旱涝保收。”安徽南陵县池湖村村民何先彪一边浇着麦苗一边说,“有了这新修的渠道,咱种粮有底气!”

   这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702.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3亿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0.4亿亩。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过去的一片片“望天田”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3.1亿公斤,棉花生产能力2.5亿公斤,油料生产能力8.3亿公斤,糖料生产能力25.9亿公斤,为实现粮食持续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王建国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年均增长14%,到2010年中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增加到190亿元。中央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5年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带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48.6亿元,企业自筹资金、农民筹资投劳和银行贷款投入866亿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达到2036.6亿元,成为财政支农的一支有效力量。

   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集中投入办大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据悉,5年间中央投入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比例达到了80%以上,重点扶持开发潜力大的产粮大县(市),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食核心产区。

   一手增投入,一手卸“包袱”。为减轻项目区农民负担,农业综合开发核减了2004年以前投入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有偿资金债务71.1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还探索运用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民办公助”投入机制,让农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管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综合开发 粮食 油料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