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实现增长、今年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的消息传到日本。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专门研究世界粮食供求关系,以及农产品贸易的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阮蔚女士。
长期关注中国农业问题的阮蔚研究员称,她刚刚从非洲考察农业生产返回日本,还没有看到当地媒体对于中国粮食生产“七连增”的详细报道,但是早在两个多月前访问北京时她已经了解到有关今年中国粮食大丰收的消息。阮蔚表示,中国粮食增长对于中国自身以及整个国际社会都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粮食连续七年增长不仅大幅提高了中国国内的粮食自给率,而且对于稳定世界粮食价格也起到积极作用。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粮食消费需求极大, 如果需要大量进口必然会对世界粮食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粮食生产动向。一旦得知中国粮食产量不足,在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驱动之下,国际粮价会闻风而涨。由于俄罗斯等国采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今年的世界粮价上涨较快,与2007年和2008年较为相似。在此背景下传出中国粮食大丰收的好消息,必然给世界各国吃一颗“定心丸”。
其次,中国粮食连年增长、亩产量已达到331.5公斤的消息还会让非洲等地的农业发展中国家看到希望。她说,就耕地和水等最基本的农业资源要素来看,中国远不如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粮食生产大国,也不如非洲的很多国家,但在此条件下,中国仍然能够做到丰产增收,为非洲国家树立了模范榜样。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向种粮农民提供政策扶持、发放补贴,以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中国的粮食增产创造了条件。非洲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大都多于中国,只要这些国家也能像中国政府那样重视粮食生产,采取在中国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就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2-13/5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