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长韩长赋:粮食产量“紧平衡” 农业需特殊扶持


  “‘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种种变化,被他浓缩在这三个“更”中。针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如何发展的问题,韩长赋提出,要把握一个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记者杨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面对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需求不断增长、效益机制制约等等严峻的挑战,如何保障13亿人的吃饭问题、如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成为摆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面前的一道棘手的难题。

  一面是无法预知的自然风险,一面是瞬息万变市场风险,基础薄弱的中国农业负重前行、艰难求索,看韩长赋如何求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两个重大目标。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些老百姓生活中的琐事。然而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这样的琐事集中在一个13亿人的大家庭中,就成了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事关生存发展、国家安全、政局稳定。“十一五”期间,在保障民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方面,中国农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韩长赋:“十一五“这五年中,(粮食产量)有四年连续超过1万亿斤。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建设,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的达到1万亿斤的水平,要保障粮食基本自给,要确保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个产量是必须的。

  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差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显著特征,干旱、洪水、低温冻害的频频发生,都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形成了严峻考验。

  韩长赋: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看价格。中央出台并且不断丰富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1300多亿的负担。建立对农民的补贴制度,“四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机购置补贴,1300多亿补贴给农民,加法减法一起做,一加一减就是2600多亿。

  很多人都对2010年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印象深刻,随之而来的中央调控迅速发挥作用并且让价格恢复到理性轨道,这其中除了政策有力,最为重要的基础是今年粮食及农副产品产量的稳定。面对不断增长的需求,韩长赋表示,即使是1万亿斤的生产水平也只是达到“紧平衡”,农业发展需要特殊扶持。

  韩长赋:农业在经济链条中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格局。农业和其他产业不同,它要承担两个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自然风险。动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遭了灾,全年就完了。农业的发展需要特殊的扶持,也需要特殊的措施。总之,要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粮食能够稳定增产难度是非常大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农业也在加快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2010年对于中国农业发展来说是极具标志性的一年,而这正代表着未来中国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方向。

  韩长赋:农业生产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今年能够达到52%,五年提高了十六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三个多百分点,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是个标志:千百年来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农业生产耕作方式转变成进入到以机械为主的生产阶段。科技的贡献率也能达到52%。这也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已经成为了主导力量。

  临近年底,刚刚经历过一场涨价风潮的农产品能否有效供应,成为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如何降低市民的购买价格、同时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方面,韩长赋谈了自己的看法。

  韩长赋:今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是有好处的,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并不是都农民得了,根据我们的调研,(利润)大头没在农民那里。我曾经在海南的田头看到,柿子椒农民卖给收购商0.6元/斤,在北京的市场上卖2.5-2.6元/斤,中间加价幅度非常大。菜篮子产品首先保证不断档,农业部最近在提保种保供,这是我们的责任,还要保农民的收入不减少,另外一头就是要保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不至于因为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基本生活造成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