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积极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


  走进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燕港村居民小区,一排排两层楼的别墅前绿草如茵。步入居民宋坚的家,室内装饰现代而简洁。宋坚告诉记者,他家共5口人,楼上楼下却有400多平方米。

  在燕港村,像宋坚家这样的别墅共有108套,2008年建成交付部分村民。去年,这个村又启动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185套别墅和3万多平方米的小高层与多层公寓建设。

  像燕港村这样的“农民”新村在当地并不罕见。在苏州县市,乃至同处长江三角洲的无锡、常州、浙江省余姚市、山东省诸城市、成都市等地的部分地区,不少村民的生活条件正迅速赶上或超过城市居民,城乡差别明显缩小。

  进入新世纪,面对薄弱的农业基础、低水平的农民收入、滞后的农村发展,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表示,常熟是苏州城乡一体化的缩影。这里不仅工业化水平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城市建设和欧洲没有多大区别,农村也很优美;城乡居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副主任认为,常熟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取得的突破关键在于当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促进一体化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以工补农,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常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中,均采取了“三个集中”的做法,即积极推进农民居住向集中居住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不仅常熟如此,整个苏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据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介绍,目前,通过“三个集中”,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探索了农民变市民的途径。苏州还通过富民强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城乡社保并轨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

  目前,苏州75%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56%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3%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苏州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90%的农户持有股份。截至去年底,累计有近30万户、100多万农民通过这种方法变成市民。目前,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村均收入达到389万元。

  记者从5日在江苏常熟举行的“全国县域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获悉,除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之外,全国还有福建、湖南、山西、吉林、河南、安徽等地先后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试点,但受制于财力等多种因素,成效还不太明显。

  韩俊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局部地区取得显著成绩,但就全国而言,城乡一体化依然发展任重道远。

  他在会上说,在充分肯定中国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的石头仍然没有得到遏制。

  “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完善土地制度,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改革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韩俊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业用地 发展现代农业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