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催生特色农业


       新华网银川1月17日电(记者姜雪城 朱国亮)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贫困的“三西”地区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优势资源不断得以开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从中受益,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198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连续十年拨出专款2亿元,进行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农业区域性扶贫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即以定西市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简称‘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1993年以来,国家又先后两次延长“三西”建设期限,实现“稳定解决农民温饱、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以前,年年种粮不见粮;现在,不种麦子种土豆,反倒有粮吃。”说到马铃薯,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农民寇文才不禁感叹,过去被当做杂粮的马铃薯,现在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2009年寇文才种植了20多亩的马铃薯,虽然天旱减产,但是土豆销售价格持续走高,亩均收入达千元以上。

       有着“中国薯都”美誉的定西市,春夏几乎年年干旱,夏收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块茎作物马铃薯生长。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由小块零星种植大踏步迈向规模化和区域化,目前种植面积已稳定在300多万亩,接近全市耕地面积的一半。据统计,去年定西市250多万农民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获得收入5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定西市马铃薯跃变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只是“三西”地区产业开发的一个亮点。1999年以来,这里的民众逐渐摒弃“逆天而为、以粮为主”的生产方式,因地制宜,顺应天时探求市场农业新路子,马铃薯、草畜、中草药等传统产业迅速“脱胎换骨”,压砂瓜、设施农业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

       宁夏西海固地区干旱缺水,但是光热资源丰富,发展设施农业条件相对优越。从2007年起,宁夏提出在全区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的设施农业,计划到2011年全区建设100万亩设施农业,其中在包括西海固地区8县(区)在内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规划了50万亩。据统计,到去年底,仅固原市5个县(区)就完成建设面积15.7万亩,生产的各类反季节蔬菜畅销周边市场,预计全年可实现总产值5.4亿元,亩均产值突破3400元,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支撑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产业兴盛,农民增收。以甘肃定西和宁夏固原市为例,在过去10年间,两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超过10%,去年分别达到2420元和2875元,均比1999年翻了一番多。据两市扶贫部门介绍,当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的相继崛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设施农业 干旱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