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从农发行系统人士处获悉,今年农发行对于棉花收购的两条警戒线已经划定,近期将对外公布。各省棉花收购的风险控制线,将控制在5.2-6元/公斤左右。
这意味着,目前各地的收购已经超标。10月12日,某主要产棉区农发行人士10月12日表示,目前主要产区的标准级籽棉收购价普遍集中在6.2元-6.4元/公斤,如果严格执行规定,大部分加工厂将无法再获贷款支持。
不过截至目前,各省新棉收购贷款仍在正常发放,其中山东已筹措收购资金140亿,湖北50亿,河南40亿,河北24亿,新疆300亿左右。
“双线”划定
2008年,农发行投放了超过510亿元新棉收购贷款,用贷款收购的棉花占全国棉花产量接近六成。
本年度,农发行的建议是,2009/2010年度新棉收购贷款上线基准仍为500元/担(标准级皮棉),最高可以上浮50元/担,下浮幅度由各省行自行确定。、
纺织企业自用的棉花、农发行总行确定的大型重点棉花流通企业收购的棉花、实施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大包棉花、信用等级AA级(含)以上企业收购的棉花、实施第三方监管的棉花,收购贷款上线则最高可以上浮60元/担。
贷款风险控制线则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基础设立,减去流通企业的加工费用(500元/吨)、财务费用和仓储费用(600元/吨,按6个月计算)、运输费 (100元/吨)、合理的利润(200元/吨),并根据市场行情在上下浮动5%的范围内确定,于每周第一个工作日在内部网络系统公布,一周内有效。
因此只要企业的新棉收购价在当地农发行风险控制线内,就可能获得每公斤5元左右的贷款支持,这一贷款额度没有下限,上限为每公斤5.6元。
10月12日,新疆巴州供销社一位人士表示,截至10月10日,该地区已经收购新棉13.4万吨,预计完成了全年度收购的42%左右。收购均价的6.3元/公斤,高于农发行设定的每公斤6.1元、6.2元的风险控制线。
他透露,新疆地区借助农发行贷款收购的新棉占比超过八成,倘若超限导致银行停贷,后果不堪设想。这也导致不少企业在向农行放反馈收购价时,可能在票据上做低报价。
湖北一家大型棉花加工厂负责人说,该厂本年度已经获得数百万新棉收购贷款,他们被告知近期的收购价格不能超过5.2元/公斤,不过该厂截至10月11日的统计显示,收购均价已经达到了6.24元/公斤。
“不超几乎是不可能的。”该人士说,按照农发行每公斤5.2元的价格收购,根本不可能收到棉花。
实际上,这一情况已经引起农发行注意。新疆农发行人士称,该行已经就此事开始调研。
非理性高价
新棉收购价的高位来自于棉花减产的预期。
9月27日多部委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称,根据农业部的调研,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减少10%以上,预计本年度棉花总产量将同比减少10%。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说,新年度700万吨的产量预期已经在业界形成共识,国内需求估计在800万-900万吨左右,这也意味着,新年度棉花缺口大概在150万吨-200万吨。考虑到每年固定的89万吨的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仍有100万吨左右的需求缺口需要填补。
上述湖北大型棉花加工厂负责人称,减产的判断使得不少中小加工厂涌入产棉区争抢资源,“山东、河南的工厂今年都过来不少,每公斤6.3元、6.4元的收购高价也主要出自这部分企业。”
按照6.24元/公斤的收购价折算,这家企业的皮棉收购成本已经达到每吨13300元,“328级棉上市售卖的价格估计要到13800-14000元/吨,风险已经非常之高”。
根据此前发改委在地方调研时传达的思路,政府对棉花的调控政策将首先保棉农,其次是保纺企。
上述人士介绍,在湖北的调研显示,当标准级籽棉的收购价达到5.4元/公斤时,农民的种棉收益已经高于种粮收益。
新疆巴州供销社的调研也显示,上年度该区域种棉的收益每亩只有383元,部分租地经营的棉农已经遭遇亏损,而新年度,预计每亩收益将达到656元,“这已经是近几年的最高水平”。
汪前进说,目前的棉价已经逼近企业承受极限。从目前情况看,保棉农的政策效果已经得以兑现,保纺企的系列政策可能会在新棉收购结束后陆续启动。政府可能通过抛售储备棉和增发进口棉配额,补充100万吨棉花。
湖北农发行一人士说,该行的调研显示,下游的纺织企业反馈对棉价能够承受的范围是在13200元/吨以内,山东等棉纺企业集中地可承受的价格上限为135000元/吨。“从需求来判断,目前的收购价已经是非理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10-15/4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