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的青州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花卉资源丰富,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往上花卉业迅速壮大,开始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划业迈进。从1978年到 2006年,青州花卉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发展阶段。到目前,全市花卉生产专业村达到136个、专业户16000多个,花卉栽植面积达到10万多亩,年交易额25亿元。花卉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6年以来,以举办第四届山东省花卉博览会为标志,划产业开风吹草动现代花卉业发燕尾服过波,花卉业发展超群风吹草动专业化、区域化、生产设施和管理水平水平明显提高,市场分工日趋明确,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青州花卉业的品质越来越突出,被誉为“山东花卉第一县”和“江北化卉第一县(市)”。
回顾青州花卉产业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六点体会:
惠民政策为花卉业注入活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党的一系列支农、便农、惠农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处方生产的热情,有力促进了花卉业的快速发展。从青州发展花卉业的实践看。首先,家庭联产承包平任制的推行,把农民从土地禁锢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了高度自主权,为花卉业的大发展注入了活力。土地流转上,向大户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有力地是了花卉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第三,实行“三户联保”、“五户联保”等惠农信贷措施,有效解决了花卉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从而为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举足轻重
花卉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花卉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推进花卉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我市三十年花卉发展的实践,我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的原则,一是抓产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在花卉业发展的初期,我们就敏锐地察觉到花卉产业的发展潜力,从规划入手注重培育产业,聘请中国社科院、中国林科院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规划论证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 “青州花卉博览园”,规划建设占地4000亩的“青州花卉高科技园”。二是抓基础投入,搞好服务。花卉生产的通水、通电、通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必须由政府来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为花卉业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据统计,仅花卉核心园区道路建设,各级政府就累计投入3.6亿元,使花卉园区全部实现了道路网格化。三是抓重点扶持,典型带动。在发展花卉生产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万红花卉公司等一批大户,重点扶持,使之迅速膨胀,以这些企业活生生的例子带动花卉业户发展。截止到目前,青州市已建成了万红花卉种植园区、桂花盆景栽培基地等六个较大的专业花卉生产区,初步形成了“ 一片(黄楼镇花卉片区)”、“四区(城区花卉种植区、东高花卉种植区、王坟花卉苗木区、云门山花卉种植区)”的种植格局,年产各种盆花3亿盆,花卉品种有 3000多个,使青州花卉生产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花卉产业主产区。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必要前提
市场是生产的导向标,完备的市场硬件、健全的信息和流通体系是发展花卉业的必要前提。青州花卉业发展之初,在抓基地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适时从抓生产转到抓销售上来,把精力转到花卉市场建设上来,从1992年开始建市场,到现在已先后经历了16年,建设了六代累计15万平方米的市场交易大厅。在市场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走多元化投资的路子,一是政府投资。花卉业发展初期,花卉产品以本地消化为主,为满足花卉业的发展需要,由政府投资建设了初期的交易市场。二是政府与从业者合作投资。随着花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初期的花卉交易市场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花卉产品交易,为此,我们采取了政府和从业者合资方式建花卉市场,既扩大了市场规模,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招商投资,多形式并存。近几年通过招引客商投资建设的花卉交易大厅就达到8万多平方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青州市建成了占地260亩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形成了“十里花街,百户经营,千家营销公司 ”的格局,成为南花北运,北花南移的集散中心。四是以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为依托,大力培植花卉专业营销队伍。截止到今年十月底,青州已有花卉经纪人已有 1200人,专业运输车辆1600余辆,在全国设立了160多处销售点,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市场流通体系日益成熟,初步建成了覆盖面广、批发量大、集散力强的中国北方花卉苗木批发中心。青州市也因此被山东省林业局、山东省花卉协会确定为山东省花卉交易会永久会址,成为全国三大花卉集散地之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4-08/4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