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委员陈凌孚认为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可有效扩大内需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重大措施。所谓有效扩大内需,说到底就是要让钱尽可能少地流入存款多的高收入群体腰包,尽可能多地流入需要花钱的低收入群体手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决策者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原则下,精心设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尤其是公共服务政策。因此,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笔者认为,农村存在着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社会民生需求消费等巨大消费潜力,只要农村市场启动了,许多经济面临的困难将会迎刃而解。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状况而言,有很多客观因素制约着广大农民的消费。

  就生活性消费而言,主要的制约因素:一是收入低,无力消费;二是后顾之忧多,不敢消费。虽说国家为种粮农民发放了多项补贴,但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有的地方农民每亩拿到补贴109元,却因农资上涨多支出149元。粮食保护价虽已提高,但由于一些粮食主产区粮库夏粮就已满仓,无法按保护价收粮,现在水稻市场价有的低于保护价(每斤1角多),而现行国际市场粮价是国内的3倍左右。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增多,使得农民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加之农民在生活消费方面普遍存在后顾之忧:非义务教育阶段负担仍然较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标准还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建立。

  再就生产性消费而言,目前农村公共财力不足,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偏少,改造公共设施时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对生产性消费的拉动。目前的状况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许多乡村圩堤防洪标准低,圩口涵闸破损严重,斗龙毛渠淤积、配套不完善现象突出。这样的设施难以抗击大的自然灾害,此次特大旱灾就充分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多个部门参与治水,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现在各项工程建设都要各级地方政府配套投入,造成基层负债严重,最需改造的地方无法改造。

  最能拉动农村内需的当属城市化,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最终消费率3~4个百分点,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村庄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我们在欠发达地区试点的农村集中居住点看到,一栋漂亮的二层楼房,价格为12万元,装修7万元,至少拉动消费19万元,而且据称当地有1/3农民有这个能力和意愿。目前,各地规划基本完成,可是受到土地调整困难、缺乏基础设施配套经费、缺少征地周转指标、没有农村集中居住后节约用地奖励政策等因素制约,这方面工作进展缓慢,有的还处在试点阶段。

  我们认为,当前扩大农村内需,首要任务应是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因此建议:

  1.全力提速农村社会保障。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农民的期望,应加快推进医保标准城乡统一、城市居民医保和村合作医疗对接,同时合并城乡两套医保机构,率先从医保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此外,还应努力降低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对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同时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建立。

  2.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应以省为单位,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泵站改造工程、县乡河道、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程等结合起来,整合成一个大项目,列入拉动经济总盘子,并由水利部门统一实施,避免多部门治水的混乱局面。

  3.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现阶段可给农民进入城镇或到规划确定的地点购房建房一定的补贴或一定的税费优惠,以增加吸引力。

  4.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必须保证农产品全年销售顺畅。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各大城市应划出一定区域给农民设立免费临时摊点,直销农产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方式,多途径地提高农民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义务教育阶段 群体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