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支农200亿农民受冷落


某金融机构支农贷款仅1.1%发放给农户

  本报讯(记者/闫业伟)广州市日前与市农信社签署200亿元支农贷款合作框架协议,然而,昨日有农民表示,种养业等农业项目贷款难。

  记者了解到,此笔大额贷款用途主要集中在农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区、农村商贸市场等领域,农业生产方面授信有限。

  农业生产融资难

  昨日,有农民反映,自己准备承包一片鱼塘养鱼,想到金融机构贷款,却被告知小额农贷较难获批。他认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力气支持“三农”,为什么农民贷款仍难?

  此前,白云区石马村经济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经济社希望融资发展桃花,也在贷款时受挫。

  然而,今年初,广州市农业局与广州农信社签订了村建设金融服务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市农信社将从今年起在未来两三年内,新增广州地区专项支农贷款投入不少于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笔贷款发放的对象为三类:一是支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连片规模经营产业基地的信贷投入;二是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投入;三是支持城中村改造以及围绕大市场、大流通为目标的农村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等的信贷投入等。

  白云区三元里经济合作社从此笔贷款中分到1.5亿元。经济社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这笔钱主要用于村里的商业、办公大楼建设。他说,这栋大楼总投资为3.25亿元,1.5亿元的贷款期限为7年,农信社给予了经济社一定的利率优惠。

  农户贷款仅占1.1%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8年12月末,广州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234.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2.6亿元,占比1.1%;农村工商业贷款219亿元,占比93.4%;农村经济组织贷款12.9亿元,占比5.5%。

  来自市农信社的消息称,农户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比较成本高。大规模发放的小额农业贷款,农村信用社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对而言,一笔优质企业的贷款不仅投入成本较低,还会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如派生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

  因此,市农信社采取了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大“三农”经济转变;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转变等服务方式转变。

  在此背景下,三元里村经济合作社的商业物业升级改造、荔湾区茶滘村的“大田苑”和“合兴楼”村民公寓、天河区甲子村安居房等成为金融机构贷款授信的重点。

  引入保险支持农业信贷

  据介绍,由于农业生产仍是以靠天吃饭为主,易受自然灾害侵袭,同时农产品的销售及其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农业生产风险被进一步放大。在此背景下,由于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投资项目缺乏高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和风险分散渠道,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极易产生不良贷款,在开展农业贷款时存在较多的风险顾虑。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末,广州农信社农业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30.2亿元,占比13%。

  记者了解到,有关金融部门将与村镇的合作,逐步推广“乡村贷款助管中心”的支农新模式,通过发挥镇、村干部的职能,提高小额农贷的覆盖面。

  有关部门建议,政府牵头尽快推动建立农业贷款资金保障机制,如引入农业保险、成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等,推动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的合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农业项目 传统农业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