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5955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取得五大成效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助于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当前,“三农”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农民工就业和农产品市场交易出现了一定困难,农业生产也面临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更加重视“三农”工作,以保护和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

  在当前,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发展,更在于扩内需,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来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大约为40%。更为具体的测算数字尤其令人振奋:2009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从90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元;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村内需4000多亿元。如果这些数字真正能够实现,那么财政支农资金就能够把农村内需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

  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这一机制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从形式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趋势明显;从内容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除了要求直接增长外,还要求间接增长。

  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8年,“三农”工作借助于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三农”发展的中心任务被确定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财政支农资金将紧紧围绕着该中心任务“保量”、“保质”地被配置到每个必需的环节。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具体的民生事项上以及“家电下乡”、“市场下乡”等支农工程上,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的目标已经被确立。新一轮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定会取得新的成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 农民增收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