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百家企业批行业阴暗面:千里抢奶不出问题才怪


  一百多家乳制品合格企业代表痛批行业阴暗面

  千里抢奶,不出问题才怪

  七百乳企北京“宣言”作出四项自律承诺

  本报记者 刘声

  三鹿“结石门”事件发生后,暴露出国产乳制品行业哪些问题,国产乳业今后路在何方,如何重建公众对乳制品民族品牌的信心……围绕困扰中国乳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乳制品全部合格生产企业代表,今天下午聚首国家质检总局,共商破解之道。

  出问题正常 不出问题才不正常

  “某些企业,抢了全国的奶,害了全国人民。”座谈会上,福建长富乳业负责人的发言得到全场掌声。

  “牛奶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牛肚子里挤出来的!一头牛要两年半才产奶,而现在一些企业那么多的奶是从哪里来的?”该负责人痛斥国内一些乳制品企业,没有行业道德,扩张规模却不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不惜跨越1000多公里,在别人牧场旁修建收奶站,抬高收奶价,从奶农手中抢奶。

  该负责人介绍,福建长富乳业历时4年,投资7亿元,建设34个牧场,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原料奶质量非常好。然而过分注重上游牧场建设,宣传资金跟不上,企业发展困难,已经痛心地关了16个牧场,还被其他企业抢了9个牧场。

  一面是踏实培育自己奶源基地的企业发展艰辛,另一面是投机取巧抢别人牧场牛奶的企业大肆扩张。这个无奈的现实,令许多兢兢业业发展的民族乳企备感困惑。

  “南奶北调,北奶南调,抢来的牛奶,要运输上千公里,不加各种添加剂,怎么可能不变质?”许多参加座谈会的乳企老总对这种不择手段的竞争行为提出激烈批评。这些乳企老总感慨,在这种浮躁的发展氛围中,“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才不正常”。

  座谈会上,各地乳企老总反映出的问题令人瞠目结舌。

  据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在许多牧场周围活跃着一些生产化学试剂的小企业和销售食品添加剂的商店,直接跑到农村养殖户家里推销产品,声称增加了该企业生产的某些添加剂就会让牛奶脂肪蛋白提高。

  这种现象不仅在黑龙江有,在吉林也存在。吉林乳企的代表说,一些不法小企业,采取“一盯一”策略,专门盯着奶粉生产大厂的检验设备,请一些专家琢磨设备漏洞,专门设计那个奶粉企业查不出的化学试剂,再高价推销给奶牛养殖户,提高原料奶蛋白质含量。这些不法之徒、小企业非常可恶,现在却无人管。

  一位多年从事乳品生产的资深老总说,本次三鹿“结石门”事件,可称为乳制品行业“8级地震”。表面上是原料奶污染,背后是国家食品安全方面法律的缺失,各种乳制品国家标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

  “喝散奶最新鲜?”、“牛奶越香浓越好?”、“纯牛奶就是鲜牛奶?”,普通消费者对牛奶知识的匮乏,不知道什么样的牛奶才是好牛奶,也是此次三鹿“结石门”事件暴露出的另一大问题。

  一位乳企老总指出,上述选奶的“三大问题”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天花乱坠的各种广告让消费者云山雾罩,盲目相信广告做得越多越好,这种非理性消费也让某些投机取巧的企业觉得不重视产品质量同样可以轻松获利。

  民族品牌不能失去公信力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重建乳制品民族品牌公信力、重塑民族乳制品行业消费者信心,是合格乳制品生产企业老总们的重要话题。

  建议中,乳企老总呼吁最集中的话题是国家应该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尽快制定各种奶制品的国家标准。在奶粉配方的基础研究方面,企业的科研力量毕竟有限,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应该加强这一基础领域的研究,对人民生命健康负责。

  “要加强行业立法。必须立法避免行业恶性竞争,有奶源才能建奶粉厂,不能建了工厂才去抢人家的奶源。”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关于在收奶过程中,哪些行为属于刑事责任应该明确,这样才能依法打击奶贩、奶站的不法行为。不然企业即使发现不法行为,也无法制止,只能不收此奶了事。

  “现在种植业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对于养牛户、养牛牧场,国家应该出台更多优惠补贴政策,扶持奶牛养殖业。”江苏一家乳企老总的建议,得到与会许多企业老总的赞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缺失 牲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