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95%以上粮食自给有赖财政政策保障


  傅志华对此表示了肯定。他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

  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的粮食供需矛盾会逐步加大,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只能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进步曾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20年中,中国成功培育了4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使粮食作物更新换代了5-8次,平均每次换代增产均在10%以上,农业科技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有差距,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0%-60%,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4%左右,而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0.8%,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2.37%。

  除了农业科研投资总量较低,投资利用率也很低。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农业科研投资体制存在颇多问题,譬如,政府机构附属的研究机构冗员较多,行政经费占比较大等。

  因此,傅志华提出,要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以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对中国农业科研体制进行改革,同时,进行投入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非政府部门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要总体上加大政府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从财政政策措施角度来看,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做的更多。”傅志华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耕地 气候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