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厉以宁谈养猪:政府加大应该投入产业化


希望政府加大对“养猪”的投入,并以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新快报讯 (记者 余亚莲 肖萍 张英姿 陈琦钿 陈红艳 廖颖谊)“养猪应该像养鸡一样,实行产业化规模经营,否则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后稳定。”昨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京丰宾馆被众记者“围堵”时,也抛出了与“猪倌”刘永好同样的建议,他还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养猪”的投入。

不产业化供应难稳定

    厉以宁认为,这次物价上涨原因众多,首先是外汇储备占款过多引起人民币投放过多,外资不断涌入中国来购买资产和买房等,再者,自然灾害和1月份的冰灾导致了农产品供应紧张。

    他提出,要缓解物价上涨需要实行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依靠压投资规模,“过剩的要压缩,短缺的要加大投资力度”。比如,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油价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国内能源的投资就不能放松,要增加能源的供应。

    另外,猪肉供应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厉以宁认为,养猪和养鸡不一样,养鸡现在是产业化经营,可以依靠大量的机械化养殖保障供应,养猪仍然是以农民的散养为主,如果不发展大规模的养猪场,实行养猪的产业化,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以后得到稳定。所以,“该投资的还得投资,这样对物价的控制会更好”。他表示,当初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可增产,现在还需要大规模投入。

加工资缓解物价上涨

    厉以宁在接受新浪采访时也表示,物价上涨后,老百姓生活负担加重,工资上涨又滞后于物价上涨。同时,物价上涨后,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会感到不好经营,企业害怕生产成本上涨、工资上涨,会多买机器少雇人,这样就会产生就业问题。他说:“十来年前的上涨,一紧缩,物价就下来,这次紧缩后物价不一定下来,我们要连续采取措施,包括加工资措施等。”

    厉以宁说:“经济学家应该冷静分析,如果工资上涨是滞后的、低速的怎么办?这时应采取补贴的办法,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必要时会采用的暂时手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产业化 连续 散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