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际麦价新高背后的政策博弈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每3公顷农业用地中就有1公顷地的产品用于出口。同时,美国政府对国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数目庞大的经济援助和补贴。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的“年平均补贴(PSE)”、“农业紧急扶持补贴”、“贷款差额补贴(LDP)”、“固定收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固定直接补贴”等保护主义措施,构建了“三级收入安全网”,对种植小麦、饲料谷物、棉花、大米、油籽的农场主提供了巨额收入补贴;与此同时,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AP)也造成其预算不堪重负。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预期的推动下,外盘小麦价格的不断走高,显然可以减少政府的补贴支出;对于农场主而言,国际市场价格走高也是他们乐于看到的;而对于欧美国内消费者,由于严格而科学的政府管制,他们一直以来都接受着小麦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现实(目前的外盘创新高并不会影响其国内的价格,真正受损失的是那些对小麦具有刚性需求的净进口国)。

  正如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中介绍的美国食糖案例,美国市场的食糖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40%还多,生产者从中得益10.66亿美元,而消费者剩余损失16.46亿美元,美国净福利损失为5.8亿美元。但是,将消费者损失平均到每个消费者,年平均只有6美元,因此对单个消费者来说,他(或她)并没有动力去反对美国食糖市场保护政策。而美国的食糖工业工人只有大约12000人,将进口配额带来的生产补贴分摊到每个食糖生产者为每年9万美元,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集团成本相差悬殊,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食糖生产者会极力鼓吹食糖市场保护政策。

  结合目前美国双高赤字,美国政府减少政府补贴也是不错的选择,美国作为世界30%小麦出口国,政府态度的微妙变化及全球通胀预期下利用天气因素的游资炒作,就不难理解外盘的强劲表现。毕竟这是符合市场机制的必然选择。

  12月1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3月小麦合约价格盘中突破10美元大关,一度触及涨停位置,达到每蒲式耳10.095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农业生产 农业用地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